News

醫師老爸的英倫教養札記
特殊狀況題支持與尋求解方

文/谷大為 圖/達志影像 (2024/5/24)

 我們家來英國倫敦的第一年,荳荳的班上有一個長得很可愛的小男生連恩,常故意觸碰荳荳,甚至扯荳荳的頭髮。一開始,我和妻子覺得連恩可能只是想跟荳荳玩,比較調皮一點,因此告訴荳荳:「如果連恩碰你,你不喜歡,就要大聲跟他說『不要碰我,我不喜歡!』」

親師溝通面對問題

 荳荳這麼做了一陣子,但是我們發現情況並沒有改善,連恩甚至有變本加厲的傾向。我以精神科醫師的直覺與觀察,連恩的一些行為不像是大班小朋友會出現的動作,可能是從環境中學到了不合適的成人行為。我們先和鄰居裡來自不同國家背景的父母朋友確認了一下,知道他的行為應該與種族歧視無關,便與小學校長、輔導老師和級任老師約了時間面談。

 我們進而得知連恩家裡確實有一些狀況,連帶影響連恩的行為發展。不過,因為資源有限,目前學校還無法提供更進一步的輔導,校長允諾先從一些行為約定開始,讓連恩知道什麼事情不該做,不能做。

不被診斷標籤綁架

 因為我和妻子常常參加小學每週的課程觀摩,也經常擔任學校志工和老師一起帶小朋友去校外教學,我們很早就知道有些小朋友比較調皮,而有些則是「有特教需求與障礙(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一and Disability,縮寫為SEND)」的孩子。英國公立小學會讓SEND的孩子和正常孩子一起上課,並且安排額外的助教幫忙指導他們。不過,和連恩的相處經驗,應該是我們旅英三年以來覺得比較嚴重的情況,也因此後來包括我們在內,有幾個受到影響的家庭陸續決定讓孩子轉學。

 聽聞過臺灣一些父母因為擔心疾病的標籤,或者不想讓孩子接受藥物治療,寧可自費讓孩子接受較無實證根據的另類療法。

 現今,兒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問題的盛行率逐漸升高,不時看到青少年因為在學校的困難變成社會新聞的主角,英國對於SEND處遇人力的配置已讓我們感到不足,臺灣教育當局可能也必須思考是否得調整教育的內容、人員的培訓與資源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