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好親子學
孩子遇見小火龍 調整教養策略

在現代社會,教養孩子的難度相較我們的父母輩有明顯的上升,原因很多,諸如經濟發展趨緩,社會環境的改變等。而最困難的一點,是雙薪家庭的普遍及高工時,讓父母下班回家後已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孩子,更別說跟孩子好好說話。
認識個別差異的存在
這次,與父母談談孩子在學校班級中可能遇到的同學類型,以及怎麼與孩子好好討論。
現在學校班級中,特教生的比率節節攀升,其中最常見的是情緒障礙類別,包含注意力缺乏及過動症、憂鬱症、畏懼症與焦慮症等,上述這些分類不一定單獨出現,可能也混合與交錯其他類別的障礙,如學習障礙、自閉症類群等,再加上後天教養的方式,就更複雜了。
我以非常簡化的方式來討論可能在班級中出現的同學類型:一隻敏感卻又常常生氣的小火龍。
以下是小火龍的日常:下課鐘聲響起,孩子百米衝刺般跑向籃球場,迅速分隊後,小火龍負責防守同班的卡比獸,卡比獸在籃下卡位,小火龍覺得卡比獸太龐大,而且一直撞自己,一定是故意的,當下火冒三丈,出腳絆倒他,兩人隨即扭打成一團,最後一群人全部被叫到學務處。球沒打成,又浪費了下課時間,大家都生小火龍的氣!
當孩子回家向父母抱怨小火龍時,爸媽怎麼做呢?以下是建議的處理方法。
˙保持不評價原則
每個孩子的個性不一樣,有的孩子會迫不及待告訴父母學校發生的事,有的孩子卻是爸媽問什麼都說還好。
為了讓孩子有分享習慣,在談話過程,請父母不要急著回應或教導孩子,更不要評價或責備,先讓孩子把事情說完,更要把情緒抒發出來。切記「多聽少說,評價是大忌」,否則孩子只會害怕讓你知道學校的事。
˙釐清事件與資訊
可向孩子詢問小火龍是否有特教身分,或跟導師了解詳細資訊。如果小火龍確實為特教生或疑似特教生,父母可與孩子確認他對特教生是否有概念,因為在小學階段,多數父母是不願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特教生,孩子往往只會覺得小火龍常常生氣。久而久之,就對他敬而遠之。
設定親子的談話時間
如果孩子對情緒障礙或特教身分不了解,建議父母可依孩子的年齡給予不同程度的說明,中低年級的孩子可輔以繪本,例如《小刺蝟愛生氣》,孩子較容易理解;高年級甚至國中的孩子,則可以和他一起閱讀相關文章或影片,增加正確觀念,例如公視節目《青春發言人》。
如果小火龍並沒有特教相關需求,建議父母和孩子討論每個人的差異——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地方,明顯可以看出的是外觀、膚色等,而內在的心靈世界也大不相同,特教生只是落在光譜兩端,有很多人可能有相似的特質,但沒有達到鑑定的標準,這樣的同學一樣需要被了解呵。
有父母可能會說,孩子回家都不說,什麼事都是看班級群組才知道。建議父母設定親子談話時間。時間不用長,十到十五分鐘即可,在這段時間裡,親子要做的事,就是談談今天的學校生活。
最後,小火龍為什麼老是這麼容易生氣,又誤解大家的意思呢?我想應該是小火龍必須保護尾巴上的小火焰,那團火焰代表小火龍的自尊與脆弱,只要感到威脅,小火龍就會急著保護自己。
要跟小火龍當朋友,我們必須傳遞安全訊號,讓他知道他是安全的,不會被傷害。這需要爸媽與孩子一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