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國中校園偶然發現領角鴞出沒,師長實驗性的帶著學生架設巢箱,沒想到真的被用來育雛。領角鴞屬於保育類動物,於是學校向農委會申請校園觀察計畫,以符合法令,也向特生中心申請標本用來教學,最後開發出獨特且緊密結合生活的校訂課程。觀察領角鴞 獲得環境資訊 育雛期,師生除了用望遠鏡觀察巢內鳥母子活動,自然及語文領域也配合培訓小解說員。幼鳥離巢後,取下巢箱,分析裡面的食繭與食物殘渣。師
不小心收到假鈔,怎麼辦?小朋友想為可憐動物發動募款,可以嗎?等紅綠燈時,騎士滑手機沒關係吧……許多生活法律問題,在每週一《國語日報》的「學法律保護自己」專欄都有探討與完整介紹,對懵懵懂懂的六年級孩子幫助很大,因此教師納入學期學習的素材。有效閱讀 標示文本重點專欄的內容都會提到法律條文,所以教師先介紹標示法律名稱的書名號及法律條款的寫法,接著,請學生用紅筆,以「括號」及「畫線」方式標
學期終了,可愛又萌爆的四年級孩子即將面臨跨學年的重新分班,也有人要轉學;在大家「拆夥」前夕,教師悄悄策畫一場有別於以往吃吃喝喝的同樂會。邀請家長加入群組互動熱絡為了製造意外驚喜,教師運用學生期中創作的美勞作品「光影側臉畫像」,放學後張貼在黑板上,就完成「猜猜是誰」遊戲的前置準備。隨後,教師把黑板畫面傳到家長群組,請家長看看哪張作品是自家孩子的側臉,並叮囑:「不能問小孩,猜對
穿不下的舊衣,你如何處理?有沒有可以展現創意、永續利用的方式呢?臺北市吉林國小校長郭瑞芬帶領校訂課程小組,設計「舊衣變身名畫」課程,內涵呼應SDGs永續發展目標「責任消費與生產」的精神,導入認識快時尚背後隱藏「血汗工廠忽視人權」、「快速汰換衣物汙染地球」等問題,讓學生了解盲目購物將為地球帶來可怕災難,願意發揮創意,創造衣物永續利用的價值。示範改造手法 鼓勵延伸應用在
「今天的作文題目是『給吸菸者的一封信』,對象可能是家人、陌生人……」這是懷生國小服務隊的課程,來自師生對「拯救被菸蒂淹沒的地球」的共識。回溯去年底,一如往常,服務隊在校園周邊撿拾垃圾。有人問:「菸蒂要撿嗎?」這讓師生意識到,大量菸蒂垃圾隨處可見,使人忽略。於是,師生以「終結『菸地』,還地球乾淨容貌」為目標,展開一場寧靜革命。從教室到街頭勇敢行動帶來改變抽菸損害人體健康,更會
AI繪圖軟體入門簡易,給指令就能生成圖畫,就像念完咒語就出現魔力。搭著AI風潮,教師在美術課程賞析東西方藝術家的人物速寫作品後,讓學生手繪人像,學習給AI指令製圖,再探討藝術創作的價值。欣賞手繪藝品教師說畫家李梅樹的故事,並讓學生欣賞他的速寫作品。不論是備考、探望病危好友、參加藝術家黃土水葬禮,李梅樹都不忘速寫現場景象,讓學生覺得驚奇。力允說:「如果他活在現代,一定很喜歡發IG動態
課堂上,學生小睿提議:「我們可以做立體卡片來感謝媽媽。」小瑋回應:「聽起來不錯,感覺很厲害!」今年母親節前夕,一年級孩子說想做卡片,對母親或照顧自己的長輩表達感謝與愛意;教師轉換形式,教做立體翻翻書,讓他們用自製小書勇敢說愛。手做小書表達感謝與愛教師先導讀繪本故事《猜猜看,我有多愛你》,讓孩子了解「愛」如何讓對方知道,怎麼描述很愛一個人的感覺。另外,介紹書籍結構,如封面、書名、作者
教師總是希望跳脫教材安排,帶給學生有趣、富創造性及教育意義的活動。以下分享一個以「學生」為發展主體的學習活動,讓我們一起看看孩子如何憑著想像力,運用跨領域所學,達成一連串的任務。起點:隨意摺紙板教師先請學生隨意摺紙板,不給目標,讓他們自由發揮想像力製作各種造形,也藉此促進立體空間組合概念,訓練手做能力。不久,有人做出大炮、槍,有人做出吊飾、手環。突然有人做出一個長圓椎,男生
春雷響起,缺水的大地迎來一場雨。時逢春天,經過雨水洗禮,林木吐露新芽。這天,嘉義市林森國小一年級孩子踩著輕快步伐,到「嘉義公園」尋找水的蹤影。小朋友聽著潺潺水聲,看著貫穿公園的小水流,迎著徐徐和風,坐在葉影搖曳的樹下吃點心,享受大自然的擁抱。發現校園色彩繽紛小一孩子對植物陌生,春天很適合帶他們到戶外認識植物。走在校園裡,小朋友發現一棵掛滿了紅色刷子的樹,全都湊近觀察,原來是
植樹節前夕,光復國小二年十一班的孩子們在校園裡種樹;他們細心的挖土、覆土,再唱歌、跳舞來為樹苗祈福,也在心田種下對大自然的愛……再次種下梔子樹苗幾年前,有一群學生曾在校園種下十五棵梔子樹苗,由於種在小朋友下課玩耍必經之地,最後只有三棵倖存,因此教師經常想把梔子樹「種回來」。去年底,教師得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民眾免費苗木的申請,梔子剛好名列其中,於是在學務處陳雲珠老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