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課時,老師讓我們小組討論問題,我和好友小雲意見不和,我說課文上明明是這樣寫,他非要跟我唱反調。兩個人針鋒相對,吵得不可開交,直到下課,戰爭仍未停歇。後來,我們從激烈爭吵變成冷戰,互相不理睬對方。下課後,我一馬當先衝到操場,興致勃勃等好朋友下來一起打球。我左等右等,始終沒有見到他們,我跑回教室,卻發現坐位空蕩蕩的。上課鐘響,我看到他們一群人氣喘吁吁走進教室,這才發現自己被孤立了。
我們一家四口準備外出覓食時,爸爸突然說:「午餐由哥哥作主,他決定到哪家餐廳吃飯,我們就到哪裡。」我很羨慕哥哥,竟然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食物。到了賣場,我們逛了一圈,有選擇障礙的哥哥,卻遲遲無法拿定主意。我們三雙眼睛直盯著哥哥瞧,讓他很緊張,終於說出「宜家」,大家馬上往宜家方向前進。我們點了千層麵、肉丸、豬排、牛排、蛋糕、薯條和飲料,而且飲料可以續杯,吃得很滿足!回家路上,哥哥特別謝謝爸爸讓他吃飯作主。他這才明白要做「決定」這件事,不是這麼簡單。
玉山是東亞第一高峰,也是臺灣百岳之首,在臺灣人心中有特殊的情感與地位。我們先在玉山下的望鄉部落民宿住一晚,第二天一早正式踏上旅程。第一天計畫從玉山登山口走到排雲山莊,路程約八點五公里,一路緩上。或許尚未適應高海拔稀薄的空氣,走起來很容易喘,還好背包裡備著氧氣隨身瓶可適時使用。一路上,懷著敬畏山的心,看著低海拔至中高海拔不同的植被景觀,讓人沉浸專屬玉山的美景。數完八十二座橋,總算見到
學校舉辦的「巡迴演講」,是三年級以上的學生才有的活動,我們要先做海報,再說故事給其他班級的老師、同學聽。我對於巡迴演講感到既緊張又期待。為了巡迴演講,全班很努力練習。我要求自己要把故事內容背得滾瓜爛熟。上臺的日子快到了,我越來越焦慮,我還必須先通過導師的驗收挑戰。我通過驗收了!巡迴演講這一天,早自修時,我一直自言自語的練習,老師說:「只剩五分鐘,就要出發了。」我開始感到不安
再次回到小學校園,那個我求學六年的地方。走進仿石堆砌的古樸大門──據說此門出自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現臺灣大學)同一位設計師之手,穿過筆直的前庭大道,繞過圓環,就是一排排的教室。至今,我仍對第一天入學有模糊的印象。教室內滿滿的學生,走廊上則是一群好奇、不斷探頭的家長。剛畢業的年輕女老師,想必在當時的鄉下造成轟動吧!因為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充滿朝氣的年輕老師教導,以至於
這是我第一次搭飛機。我走進機艙內,看到一排排的坐位,每個位子上都有一個號碼,乘客必須按照登機證上的號碼對號入座。飛機要起飛了,隨著飛機的速度漸漸加快,我也越來越緊張,當飛機的輪子緩緩收起後,飛機終於離地了。一瞬間,我的視野就在天空中,沒有邊界的天際,有如棉花糖一般的雲朵就在飛機旁邊,一棟棟房屋越變越小,我離地面越來越遠了。飛機上一點吵雜的聲音都沒有,我也努力保持安靜。我望向窗外無止
「來來來,看看看,緊來緊看,慢來減看一半。聽聽聽,仔細聽,無欲抾錢,你吾免驚……」大家賣力的練習打竹板,說段子。這一天,我們代表學校參加國家海洋日設攤展示活動。令人興奮的是,總統將出席開幕典禮。我心想:說不定總統經過攤位時,會停下腳步觀賞我們的表演。開幕當天,會場被擠得水洩不通。我們的攤位被安排在二樓,而典禮會場是在一樓。我們立即調整策略,跑到一樓「快閃」,希望總統聽到打竹板的聲音
拾起球拍,手臂上蓄滿力勁,勁力一揮,羽球乘著氣流擦過網上,疾速向下俯衝。這是我的休閒日常。住家公寓樓下有一座露天的羽球場,雖非綠色的安全地板無法讓我們放心的撲在地上救球,卻可承載我們奔躍的重量;網子因脆化而有修補的痕跡,仍可讓球在上空翻躍而過。閒暇之餘,我和哥哥常在那兒執拍揮擊。白球輕巧的翻騰,陽光由上輕輕灑落,我們一會兒縱身向前,一會兒墊步向右;有時控制力道拉吊,有時猛力
煎蛋、滷蛋、蒸蛋、蛋餅、蛋捲、歐姆蛋等,有關蛋的料理這麼多,你最喜歡哪一種?光是平日常見的蛋料理隨便列舉就一大串,價格親民、容易取得又營養豐富,難怪蛋在我們的飲食中不可或缺。人類食用蛋的歷史已久,而且可能比你想像中還來得早,其中又以雞蛋最為常見。歷史悠久的營養補給遠從古埃及時,人們就發現蛋可以作為穀麥粉的黏合劑或增稠劑。埃及人會把蛋液加入麵粉和其他香料、果乾做成各式蛋糕。雞
那天,我一走進張家養蜂場,就聽到「嗡嗡嗡」的歡迎聲。來到小小的工作間,張媽媽戴頭燈,手拿鑷子,熟練的在每一個小小的洞裡放入蜂寶寶,再放到像育嬰室的箱子,她說:「工蜂知道這些將來是女王蜂,會餵牠們吃蜂王乳。」往裡走,迎面而來的是讓我的密集恐懼症瞬間發作的場景──蜜蜂包場,正在開派對,有幾隻呢?哇!數也數不清的多。我低聲說:「空氣中飄著煙味。」張爸爸立刻解說:「這個味道是為了讓蜜蜂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