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推議題融入課程 113學年達115間
新北學習型家庭暨社區選拔活動 即起10/2收件
臺灣藝術家將受邀赴日 點亮2024六本木藝術之夜
興大教授李後鋒 當選世界昆蟲學會理事
教育部日前表示,為鼓勵大學生培養跨領域專長,正規畫推動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生就讀本科系外,可在四個不同領域各修十八學分,就像有「四個輔系」,畢業證書上也將註明。大學之所以要設立學院系所,主要是希望學生能「術業有專攻」,然而,社會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整合,現實的職場已非單一學科或單一領域的專業知識可以處理與解決,跨領域學習在大學已成一種趨勢。許多公私立大學早已開設學士、碩士跨領域學程,現教育部準備推動跨領域學士學位,雖嫌太晚,仍是好事。培養跨領域專長,對學生未來的職涯發展雖有幫助,但大學生在校四年,要修習「四個跨領域專長的輔系課程」,學習壓力大增,若這些課程事先未有整套的規畫,領域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利的保障,是舉世注意的課題,臺灣近年來在這方面也追求進步,但相關主管機構消極或疏忽,縱容業者和行為人的不當虐童事件,仍時有所聞。為了讓每個孩童都能健康平安成長,不受不當管教和類型暴力的威脅,主管部門對提升孩童照顧專業要求的相關指引或基準的訂定,仍應加強研訂。駭人聽聞的北市信義區幼兒園狼師案,嚴重虐童全國矚目,但其他類型的虐童事件仍在各地陸續發生。新竹縣非營利嘉豐幼兒園對睡覺期間不願睡覺的幼兒,教師竟將他們以捲壽司方式,用棉被捲起限制四肢行動,引發立委及兒團舉行記者會,質疑此舉已危害幼兒身心健康。此外,雲林縣傳出縣府社會處補助的某社團辦理國小學童暑假成長營,疑似
教育部正如火如荼推動AI相關教學,在大學成立人工智慧學程聯盟,在高中推動多元選修課程,在國中小將舉辦爭霸賽,也將生成式AI融入中小學數位學習平臺,希望減少學生學習差距與城鄉落差。教育部長日前談「臺灣教育的想像與實踐」時,特意舉中小學將AI融入教學的案例,認為呈現出學校教師與時俱進。不過,教育團體卻擔心,AI倫理爭議從未消失,在缺乏倫理框架下推動AI教育,可能讓學生暴露於偏見、歧視等風險之中。教育部上月發布的「中小學數位教學指引3.0」,確實已納入AI使用風險、應用生成式AI教學時機等。並要求教師與學生應用生成式AI時,應進行準確性、適宜性、包容性與避免偏見等方面的檢核。
國衛院日前在「兒少網路安全年會」發布報告,指出二○二一年至二○二四年,國中小學生在網路上遭受霸凌與性影像外流的比率顯著上升,兒少自傷與憂鬱的比率也升高。研究也顯示,受害者以國小族群最多。顯見小學生對於網路風險警覺性較低。對網路原生代的中小學生來說,網路是探索新知、人際互動的重要工具。據二○二三年兒盟調查,兒少平均每天上網時間為四點六小時,這還不包含線上學習和寫功課的時間。兒少下課後大多時間都掛在網上,雖然學校設有資訊安全課程,教育部也有「中小學資訊素養與認知網」,但除了以課程培養知能,兒少在上網時也需要親師陪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針對兒少網路安全提出的指引,成人的陪伴即是核心。重
隨著M痘病毒在非洲多國擴散,世界衛生組織上月宣布,M痘已構成「國際關注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各國政府無不嚴陣以待,防範M痘病毒乘虛而入。新加坡衛生部為預防M痘入侵,在國際港口與機場全面設置體溫檢測站,實施入境旅客發燒篩檢;日前並宣布,若發現疑似病例就送往國家傳染病中心集中隔離檢疫。經檢測確診者和密切接觸者,再安排在國家傳染病中心等醫療機構隔離治療與檢疫,隔離期最長達三週。疾病管制署昨天被問到我國是否跟進時,強調兩國情況不同,目前沒有調整計畫。我國在前年六月出現確診案例後,從去年三月開始接種疫苗,陸續把醫護與高風險感染族群納為接種對象;對確診患者採取三週隔離治療。因個案多數病情輕微
中小學已經開學了,學生回到正常的學校生活,如何讓學生安心和專心學習,對學校人員亦屬一大挑戰。暑假期間,多數國高中生大量使用手機,可能會影響到開學後學習。一般而言,學生使用手機,具有聯絡和搜尋資訊的便利性,但專家卻擔心過度「使用」手機,影響學生學習和心理健康日益嚴重。根據美國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於二○二三年秋季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高中教師約百分之七十二表示,學生因手機而分心是課堂上的一個主要問題。顯示高中教師對學生在校使用手機仍是憂心忡忡。因此,在美國第二大學區洛杉磯,學校教育委員會於今年六月投票禁止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加州州議會亦於八
我國和日本同樣是超高齡化的國家,日本學者藤田孝典在《下流老人》一書,揭發為日本經濟奮鬥一生的老人,竟有四成淪落為貧困的「下流老人」。由於社福經費不足,日本有人提出先救兒童,有餘力再救弱勢長者之論。一九八三年,日本電影《楢山節考》描述古代貧寒山村的棄老傳說。老人到了七十歲就要由家人背到深山野外等死,避免消耗家中糧食,讓子孫多一口飯吃。前年,代表日本參與奧斯卡的電影《七五計劃》,鼓勵七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免費安樂死,可得十萬日圓關懷金。過多的老人成為國家財政壓力,年輕人已扛不動;老人為國家而死是值得驕傲的事,部分老人自覺活著是罪過,但有人參與計畫又後悔逃跑。「七五計劃」公司為推銷計畫,
中小學開學了,兒童青少年面臨加速侵襲的近視「三高」危機,再度受重視。據衛福部統計,臺灣幼兒園大班孩童近視率已近一成;小一學童倍增到兩成,小學六年級近視攀升到七成;國三、高三的近視學生更超過八成五;而進大學之前有近三分之一學生是近視超過五百、六百度的高度近視。眼睛是靈魂之窗,一般認為是文學或哲學說法,但眼科醫師臨床認定,眼睛是人體吸收外來資訊的主要器官之一,因此眼睛與心智學習活動息息相關。心理學家數十年來已使用「眼球追蹤法」探討認知機制與心智學習歷程。可見近視是會影響學習的一種疾病,小小年紀就得近視,會提升長大後惡化成高度近視的機率。臺灣兒少面臨近視三高危機,包括:低齡發生率高,
臺灣新住民人口將近六十萬人,其中約有三千八百戶家庭,接受家扶基金會幫助。家扶基金會日前召開記者會,公布「扶助新住民家庭資料統計」,在受扶助的新住民家庭中,最大困擾是學校適應,約占五分之一,其次是身障或疾病,也將近一成多。這些接受扶助的家庭,超過六成六是單親,家長平常忙於工作維持家庭生計,要照顧孩子已是分身乏術。若是子女有課業學習上的困難,不少新住民家長又受限於中文讀寫能力,實在難以指導。還有新住民二代,剛從家長的母國來臺就學,在學校也會有語言上的困難。此外,不少新住民家庭的家長,有身障或疾病的困擾。因為不了解臺灣的求助管道,又受限於經濟上的困境,家長掙扎於家庭生計的同時,年幼的
海豚頂球跳躍、人類餵鯨豚換親吻這類的鯨豚表演,是許多人對「海洋世界」之類場館的印象;但新版《動物展演管理辦法》七月底實施之後,類似的演出都必須退場。國內現存的兩家鯨豚秀業者,近期都公開表示將配合。若說從對待動物的方式,可以看出一國的文明程度,則新辦法可謂臺灣文明進展的重要一步。依照新辦法,各種保育類動物都不得進行不當展演或與人互動行為;主管鯨豚保育的海保署指出,將輔導業者轉型,展演過程不得有非自然動作,或是傳遞錯誤保育訊息的互動。以常見的瓶鼻海豚為例,其在圈養環境中的壽命,約僅有野外族群的四分之一;長期被觀看的壓力、惡劣的生活環境、不當訓練,都是壽命縮短的原因。新辦法禁止不當展演,確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