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共學趣體驗
輕鬆複習繪本前導創圖文

文‧圖片提供/吳書婷(臺南市海東國小教師) (2024/11/5)

學生開心展示小學初次製作的小書。

 新生入學後,前十週的國語課主要學習注音符號;教師除了教授課本首冊,也會補充故事、兒歌或繪本,促進熟習。學期中,教師如何幫學生複習?運用繪本,不但可輕鬆達成目標,學生也樂在其中。

學生找到「ㄠㄠ」的寶物。

引用繪本
提供學習之鑰

 教師以繪本《叩叩叩,是誰呀?》為媒介,帶學生複習注音符號,並讓學生創作。作者把睡前「敲門、應門、講故事」變成好玩遊戲;繪者更在門縫、窗簾巧妙的藏了有趣圖案。

 教師導讀故事,模擬叩門聲,再翻頁;學生看見怪物模樣,再拼讀文句,對怪物印象深刻。接下來,教師請他們畫出「注音符號大怪物」,並為創造的怪物取名,於是「ㄅㄅ怪」、「ㄛ皮皮」、「ㄠㄠ妖」……誕生了。

 隨後,用這個注音符號拼出的三件物品(語詞),當作怪物擁有的寶物,並畫成圖。例如:「ㄅㄅ怪有麵包、冰塊和冰棒」、「ㄠㄠ妖喜歡泡泡、漢堡和草莓」。最後,全班一起找出作品裡怪物的寶物,寫下拼音。

 語樂說:「我畫了好多跟ㄅ有關的詞語,有冰棒、冰塊、爸爸、寶寶、白雲,希望同學都能找出來。」看見圖中有貓咪,妍如自己拼寫出注音符號,覺得很有成就感。

教師利用繪本,為學生複習所學。

 
故事列車
吸引創作小書

 繪本《一開始是一個蘋果》可以同時複習數數與注音符號;頁面先呈現故事會出現的十一個角色,接著角色依序登場。繪本插圖具有數數趣味,文句簡單,學生能自己拼讀。他們一邊誦念,一邊數數,看見最後頁面有傾巢而出的無數蜜蜂與十一個角色,驚豔非常。

 教師指導學生手作小書,把圖畫紙摺成八等分,中間裁開,組合成書頁。隨後,搭配數學「數到10」及「數到30」單元,讓學生任選三十以內的六個數字,當作各頁主角。構思每頁物品,畫出與數字相同的數量,最後用注音符號註明物品或情境。

 期中考前,班級的閱讀活動依然持續;藉由繪本複習課程,寓教於樂。泓伯拿著手作的小書,開心的說:「我覺得拼讀注音真簡單!」在一旁的子霖也說:「是啊!真好玩。我要回家跟媽媽說,我的注音符號進步了!」

我畫五隻野狗和六個獵人,請猜猜發生什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