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老爸的英倫教養札記
參與孩子學校活動加深社會連結
最近和妻子在倫敦短片展(London Short Film Festival)裡看了《Bonne Nuit Papa》這部德國短片,講是的柬德混血導演Marina Kem長大後重新認識父親與父親祖國柬埔寨的故事,相當感人。映後座談,導演回覆觀眾提問,說身分認同的關鍵或許在連結(connection),她藉拍這部電影認識父親與柬埔寨,也因去柬埔寨,認識父親老家的人,建立了與當地的連結,雖然身分認同可能是一輩子的課題,但柬埔寨已不那麼遙遠陌生。
來到倫敦,我和妻子可運用的時間比在臺時有彈性,加上希望多了解兩個孩子在異地的校園生活,我們便花不少時間參與學校的活動,結果發現這麼做大幅加深加廣了我們與英國社會的理解與連結。
孩子的學校可能因為規模小(一個年級只有一兩班),人力有限,許多活動邀請學生父母參與。這些活動可約略分成校內、校外與學校管理這三種,今天先談談校內活動。
孩子的學校位在倫敦市中心,人口組成據校長說,大約三分之一是英國白人,三分之一是中東裔移民,剩下三分之一則來自世界各地。因為這樣國際化的背景,加上鼓勵認識多元文化,學校如先前提到,會利用課程介紹不同種族的重要習俗節日,也會安排參訪清真寺、猶太會堂(Synagogue)或印度廟宇,而每學期校內類似「國際日」的活動,就是認識多元文化的好機會。
以美食為溝通橋梁
學校往往很早就宣布國際日舉辦時間,方便家長提早準備。這一天,熱心的家長會帶自己烹調的家鄉料理到學校擺攤,介紹故鄉。妻子喜歡烹飪,手藝又好,我們帶去的滷味和小吃很快就一掃而空。家長和學生談天,也很快就能知道自家子弟的好朋友來自哪裡,大致認識對方的文化。
我們另一個無役不與的活動是甜點義賣。就我所知,英國小學除了來自政府或教會的經費,辦學績效優良學校往往有額外款項可支應各種校外教學與旅遊,而這些經費的一個來源就是義賣。學校一開學就先宣布各年級的義賣日,該年級熱心家長當天帶來做好的甜點,在放學的時候義賣。
兩小讀過的英國小學都沒有「福利社」,而學校對提供義賣的點心也有嚴格的規定(不但有含糖與精製食物的攝取建議,主要會提醒學生不要帶含有常見過敏原的點心到學校)。很多學生下午放學時已飢腸轆轆,加上家長知道買這些點心也是幫忙學校取得經費,因此通常很快售罄。
共讀共學增進了解
烹飪手藝當然不是參與校內活動的門檻,家長也可以參加閱讀、早餐時間、公開教學時段等活動認識子弟的學習和交友狀況。閱讀、早餐時間在正式課程開始前,家長可進入教室或到學校的開放式圖書空間,和小朋友一起讀課外讀物,吃早餐。兩小的學校每週各另有一堂課,讓家長可以進教室和小朋友一起上課,能知道學校的授課進度、教學方式與孩子的學習狀況等。我聽過更積極的參與方式,例如我的指導教授說他曾被邀請帶腦波帽到學校給小朋友試戴,並介紹腦波與人類意識的關係。
一年多下來,我們透過參與學校活動,掌握兩小的校園生活,也認識不同制度與文化。不過因為孩子讀過的小學都沒有聯絡簿(學校會寄電子報通知全班和全校活動),也沒有學校群組(就算有,也是家長自己組建,老師不加入),我想如果不是我們這樣很有興趣,也有時間參與,或許家長對學校活動和子弟求學狀況的掌握不如臺灣家長。
我也常想,在英國,我們屬於少數族裔,透過參與孩子學校的活動和家長間的連繫來認識這個系統,建立與這個社會的連結,可能比我在國王學院念博士還來得有效率,也更有助其他人認識我們的背景與文化。
臺灣的社會組成逐步邁向多元,不知道是否也能透過鼓勵在臺灣的外籍配偶積極參與義務教育中的各種活動,讓他們更快融入臺灣社會,也讓我們更了解他們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