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E世代海歸老爸實戰錄
用愛灌溉孩子  少許危機感當肥料

文/Mr. 6劉威麟 圖/達志影像
(2023/11/13)

 美國心理協會(APA)半年前發布一篇文章,提到家裡有財務危機,絕對是孩子成長過程極大的壓力,但這篇文章也補充,在辛苦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如果仍能得到父母的愛,反而多了練習的機會,經由心理學上的「認知再建構」(cognitiverestructuring),可以將童年的壓力轉換成未來人生的動力。

 我帶兩個孩子移居加拿大已近兩年。這段期間,孩子不只學業上了軌道,家人間也變得更親密。由於加拿大土地廣闊,每戶人家和鄰居的距離都有點遠,所以人人皆以「家」為單位,注重家庭,也讓我可以專心做好爸爸,時時對孩子噓寒問暖,煮飯給他們吃,帶他們出去玩,聽他們說生活瑣事,給他們建議……

 但最近和幾個爸爸媽媽談天時,他們都抱怨起孩子! 

其呵護備至導致過度依賴

 其實他們比我年紀長一點點,因此他們的孩子也比我的孩子大個十來歲。有個媽媽說,她的兒子已近四十歲,至今仍住在家裡,「死也不搬走」。另一個爸爸提到,他的孩子空有好學歷,卻不去找份工作做,畢業好幾年,還「賴著父母」,連自己也養不起。

 他們說,已和孩子說好,要從下個月起斷絕金援,從此以後靠自己,但沒多久,他們又說,已經這樣講了好幾次,從來沒成功過,孩子至今仍是「啃老族」。

 「有時候想,孩子成長期,自己做錯了什麼?」這裡的爸媽竟然有如此類似的心聲:「但怎麼想也想不出哪裡不對。」

 這讓我非常震撼。一直以為,外國的環境這麼好,教育制度如此開明,不必學測,不必指考,聽這些爸爸媽媽自述與孩子溝通的方式,也都充滿愛與鼓勵──他們根本就和我一樣,都很注重教育,也超級愛孩子,他們到底做錯了什麼事,令孩子長大後竟無法「自立」?

 三十年前,我正值孩子現在的年紀,我也住在加拿大。在我印象中,我家很溫暖,父母也很開明。不過,最近我拿出自己三十年前寫的日記,有了很重要的「新發現」──

 雖然我對自己童年印象很好,但在日記中,我字裡行間卻時時充滿憂慮。

 不安全感促進自主獨立

 原來當年,我爸爸留我們在加拿大,他先回臺灣工作賺錢養我們,所以大半時間,我身為在加拿大家中唯一會開車的,很早就要擔當起「一家之主」的責任,上學放學都順便載媽媽去圖書館、菜市場等處。後來媽媽也回臺灣探親時,我更必須邊應付課業,邊準備自己和弟弟的三餐。爸爸當時在臺灣的工作一度不穩定,我很擔心家裡的財務狀況,還急著找送報紙的工作……日記中的我,完全是非常非常慌張,沒有安全感的十六歲少年哪!

 據我觀察,相較之下,加拿大青少年大多不會經歷我經過的這些。學業真的沒什麼壓力,家境殷實,還遠離全球戰爭危險,他們的成長極有安全感,也充滿愛,於是……

 他們沒有「必須自立,不養活自己就沒有下一餐」的急迫感。因為,父母永遠會向他們伸出援手,即使已經言明下個月不再金援,也不過是掛嘴邊說說而已。

 原來,孩子的成長,其實是要注入一些些「不安全感」的。只有「不安全感」可以時時推孩子前進,讓他時時心心念念要向上。

 現代二十一世紀的每一個家庭都越來越溫暖,父母也越來越懂得以愛灌溉,讓孩子健康長大,但不能忘記以一些些「不安全感」作為肥料,不要太多,不要太少,適量的施肥,或許孩子在這擁擠的世界會更有競爭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