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掌握策略親子悅讀
看文章小標列問題 訪出求知欲

文/王慧君(小貓頭鷹智慧聯盟校教師)、陳欣希(臺灣讀寫教學研究學會創會理事長) (2023/8/19)

 父母都希望孩子主動求知,而不是被動學習;甚至希望孩子不僅「想知道」,還能「想辦法知道」。「想辦法知道」的途徑很多,比如查閱書籍,或是上網搜尋,但是還有一種「求知」的方式,就是動動嘴問人,也就是「訪談」他人。

 「訪談」是有目的的,通常不是單一問題,也不是「是非題」,而會根據目的,先擬好循序漸進的問題,藉「一問一答」解惑並獲得更多資訊。

 爸媽是不是很訝異:「訪談」是孩子做得到的事嗎?要訪談他人,得先有勇氣開口;敢說了以後,還得知道該問些什麼。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啊!

 有句話說:「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夢有多遠,腳步就能邁多遠。」給孩子任務,必定能看到他的學習與成長。

 想訓練訪談的勇氣,適合從親近的人開始,鼓勵孩子訪談身邊的人,儲備訪談陌生人的膽量。

 至於訪談的主題……怎麼擬定?「吃」在生活中是稀鬆平常卻不可或缺的事。就從大家都喜歡的「吃」探索起吧!

 說到「吃」,會想知道什麼?如果都沒想法,不妨看看別人怎麼介紹「吃」,或許可以獲得一些靈感。

 《國語日報週刊》的第五版歷史時光機,不管是「小吃大學問」專欄或是「食物怪名字」專欄,都帶領讀者看遍全臺各地,認識街頭巷尾不同美食,像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餐點──蚵仔煎、羊肉爐;各地著名特產──新竹貢丸、金門貢糖;甚至是有奇怪名字的佳肴──獅子頭,而且不只有說明,還附上圖片,簡直讓人垂涎欲滴。

 看看《國語日報週刊》第一四三八期五版歷史時光機「小吃大學問」專欄怎麼介紹珍珠奶茶。

 讀過這篇報導,相信下次喝珍珠奶茶,品嘗的不光是滋味,還有它的故事。

 閱讀完,請父母鼓勵孩子探索美食的故事吧!注意,也許美食不在他處,家附近或長輩就有拿手料理值得介紹呵!

 為了讓訪談順利,可以請孩子草擬訪談的提問。訪談的問題怎麼擬定?請孩子仔細看歷史時光機這兩個專欄文章的內文標題,它們對設計問題很有幫助呵!像是食物的歷史由來、製作材料、食用方式……甚至得獎紀錄。

 別忘了準備訪談工具。紙筆方便記錄,如果怕忘了內容,經受訪者同意,錄影或錄音都可以記錄得更詳盡。

 最後特別提醒:一定要注意禮貌。以恭敬崇拜的態度,先介紹自己,說明訪談原因、目的;記得要徵得受訪者同意,再進行訪談。還有還有,別忘了結束時也要向對方表明感謝呵!

 例如,小君對「茶葉蛋」一吃上癮,除了告訴老闆她的感受,還希望知道老闆如何做出這樣香濃的茶葉蛋,她可以這麼說:

訪談前

 老闆好!我是小君。

 這茶葉蛋太好吃了!光聞味道就口水直流,吃完還齒頰留香!


 我想讓更多人品嘗這麼好吃的茶葉蛋。

 我可以訪問您幾個關於這美味茶葉蛋的問題嗎?

訪談後

 感謝老闆接受訪談。

 讓我知道這一顆香噴噴的茶葉蛋得來不易,每咬一口,就能感受到老闆的用心哪!

 事不宜遲,趕緊找幾份週刊第五版「歷史時光機」給孩子讀一讀,再想想喜歡的美食,從訪問身邊的大廚開始,為美味料理寫下它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