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焦點
身心功能突然失常 恐罹腦中風

冬天是腦中風好發的季節。前幾天氣溫明顯降低,急診室就湧入許多腦中風病患,其中不乏青壯年族群。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名二十多歲,初出社會的年輕人:一向健康,某天突然頭暈目眩,然後全身無力癱軟下來。由於他還很年輕,又沒有典型中風單側無力的表現,所以大家以為他是得了流感或是身體過勞不適。
隨病情惡化,青年漸漸說不出話來,醫護人員趕緊安排腦部影像檢查,發現後腦一條大血管完全堵塞,立即施行導管治療。幸好及時將腦血栓取出,雖然可能仍會有一些後遺症,但至少避免從此四肢癱瘓,終身臥床的悲劇。
由於這名病人的狀況太過戲劇性,所有參與治療的同仁至今心有餘悸。
臉手口失調須儘快送醫
也許是現在社會工作壓力大,以及不良生活習慣影響,腦中風早已不是中老年人的專屬疾病,即使是年輕族群,也應認識。
典型的腦中風症狀有「FAST」口訣,由英文的臉(face)、手臂(arm)、講話(speech)、送醫(time)四字的第一個字母組成。若發現臉部歪斜,手臂平舉時一手會下垂,講話口齒不清甚至無法言語,就要趕快送急診,才不會耽誤黃金治療時間。
前述這些症狀,是最常見也最明顯的中風表現。不過,如果像案例中的年輕人這樣非典型的症狀,即使是專家也很容易疏忽。接著,我們來認識幾種較少見,卻仍然必須當心的症狀。
頭暈是很常見的症狀,身體疲勞、貧血、姿勢變換太快,都容易頭昏眼花,而它也是中風的症狀。由於人體的平衡中樞主要位於腦幹的位置,因此像這名年輕人罹患的腦幹中風,就會暈眩到無法走路的程度。
此外,許多臉部的功能會受到影響,例如:眼皮下垂,雙眼無法對焦,口臉麻木或歪斜,有咬字不清的症狀。當這些症候群發生,即使沒有肢體無力的表現,也要高度懷疑是中風了。
心智功能也可能受影響
有時候,中風病變的部位離腦部主掌運動的區域較遠,不一定產生無力的現象,而是對我們的心智功能有較大的影響。
左後腦中風的患者,有些雖然咬字清晰,卻會胡言亂語,聽不懂人話;有些則影響到計算與分析的能力,因此連簡單的加減法計算、左右邊判斷,甚至是區辨自己手指的順序,都十分困難。
相對於主掌語言和邏輯的左腦,如果是右腦損傷,對於空間與圖像的感受受損較嚴重。有些右腦損傷的病患,會彷彿遺忘了半邊的身體,即使將患側的手放到患者眼前,他可能根本不認為這是他身體的一部分;如果給這樣的病人看圖片,會發現他永遠只指認靠右邊的事物,他左邊的物品彷彿不存在這世界一般。
有些人病況較輕,雖然使力方面沒有大礙,但是雙手的精細動作有困難,例如刷牙、用筷子夾食物,也常常搞不清楚器具的正反面。
視覺缺損致失明或幻影
有些中風比較罕見,專門影響我們掌管視覺的後腦枕葉區。有些患者的雙眼雖然對光仍有反應,但是光訊號無法在腦部分析,因此產生眼睛良好的失明狀態。有些患者的病況更特殊,雖然實際看不到東西,大腦卻會產生幻影,因此病患往往覺得自己視力良好,但走路時總是跌跌撞撞,也無法辨認真實世界的景物。
大腦的構造十分複雜,因此,中風損傷的症狀也千奇百怪。最重要的判斷依據,我想是「突然」兩個字。不管有任何奇怪的心智症狀,如果前一刻還正常如初,下一秒卻瘋癲混亂,就得想到腦中風的可能。
漫長的冬日才剛開始,大家得謹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