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策略親子悅讀
用圖示和符號 深度閱讀國際版

專欄前兩篇文章:〈國際版特色多 親子玩出閱讀趣〉和〈國際版+ 地圖 親子漫遊世界〉,介紹「體驗閱讀國際版的樂趣」和「以生動比喻認識許多國家」,相信大家一定愛上《國語日報》國際版了吧!怎麼說?因為有多個爸媽分別私訊我:如果想帶領小孩深度閱讀國際版,要怎麼做?我的答案是:以週一至週六的國際版練習「理關聯」。
「理關聯」是什麼?理關聯的「關聯」一詞表示「至少有兩個○○」(在這裡,○○指的是國際版的報導;《國語日報》國際版的特點即是一個版面常有兩則以上的報導),而且「○○間存有某種關聯」,例如:兩則報導可能有「共通點」,也可能是「對比」,甚至可能說明了「因果關係」……
至於理關聯的「理」,則有「理解」和「整理」兩種意思。閱讀國際版,更強調理解那幾則報導的關聯,而不只單獨理解一則一則的報導。此外,理解後,儘量以「關鍵詞、圖示、符號」等方式,將理解的結果呈現出來。這麼做,可幫助自己專注於挑戰度高的閱讀活動,也可讓閱讀收穫更深刻。
讀到這,身為爸媽的您可能滿臉問號──這麼抽象、高層次的閱讀怎麼討論?別擔心,試做下列例子,必定能掌握要領。
例 1 讀一讀兩則報導。試著在兩個方框重疊的地方寫出報導的共通點。
‧中華民國111年11月7日(一)〈英擴建蜜蜂公車站 護生態〉和〈蜂群減少 荷蘭推授粉戰略〉兩篇報導。
解答:搶救蜜蜂。
一開始,帶小孩找出兩篇報導的共通點就好,之後再和小孩一起整理報導的重點。請參考我整理出的重點。
第一篇報導提到:
‧計畫由英國的廣告公司發起。
‧建立「蜜蜂公車站」(不是讓蜜蜂搭車的公車站呵,是屋頂有蜜蜂的公車站)。
‧這項計畫已推廣到數個國家。
第二篇報導則是說明荷蘭的更完整做法:
‧在公園等公共空間建立「蜜蜂旅館」。
‧在高速公路、鐵路、堤防兩側的公共空間打造「蜜蜂公路」。
‧募集一萬多人進行「蜜蜂普查」,以了解蜂群數量與種類是否減少(這太酷了!雖然無法像「人口普查」一樣,但非常特別呢)。
例 2 這幾則報導的關聯均可以AB兩種圖示代表。想一想為什麼。
‧中華民國111年11月10日(四)國際版有:甲、〈美國研究 打電玩者認知能力高〉,乙、〈世衛認證疾病 電玩失調在列〉,丙、〈聯合國聘電玩專家 促社區參與〉三篇報導。
如果在AB兩圖中再加點文字或符號,就更能一目了然。
解答:這三則報導的共通點是談論「電玩」。
不過,可因分類的依據不同,出現A、B兩種圖示。如果以「電玩造成的正負向影響」來看這三則報導,就會出現圖A的表現;但如果以「電玩影響的層面」來看,甲乙是談論對「人」的影響,丙則是對「社區」的影響,就會出現B圖的結果。(讀這則報導,是否訝異:沒想到竟然可藉電玩讓社區居民參與公共空間設計,作為改善公共空間的依據!)
有時也可反過來,問問小孩:讀過甲乙丙三則報導後,想一想三則報導要各擺進哪個框框。
受篇幅限制,無法提供更多例子讓您小試身手,但相信您對如何帶領小孩「讀國際版理關聯」已有更清楚的概念及靈感。
是的,善用圖示和符號,以它們讓小孩清楚看見報導間的關聯,也讓小孩以它們整理讀到的重點。倘若小孩對這項主題感興趣,可再留意是否有其他相關報導,慢慢的,對該主題會有更完整的理解。
請大家帶著孩子試試看!
知道多一點
《國語日報》國際版週日刊出「大千世界國際篇」,雖有數則報導,但較為獨立;週一到週六的「國際時事報導」較有主題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