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玩遊戲學習更幸福
創作影片 培養元宇宙關鍵能力

文‧圖片提供/侯惠澤(臺灣科技大學教授、臺科大迷你教育遊戲團隊主持人) (2022/11/22)

 身處媒體大量釋放訊息的資訊時代,孩子慣常被動吸收許多影音訊息,來源多半是電視和網路,較少有機會主動運用媒體探索與表達自己的意念和想法。而這樣的探索過程和創作經驗,可以同時培養兒童的美感設計與媒體整合能力。

影音資源多 
網上找就有

 未來是以科技高度互動的元宇宙時代,適當運用媒體整合並呈現「數位內容書寫能力」尤為關鍵技能。除了在學校中,由教師引導學生做專題作業之外,善用網上的免費資源,親子也可以在家中玩創作音樂影片的遊戲,培養以數位書寫的能力呢!

 網路上有許多圖片、音樂、音效與影片,允許大眾免費運用,透過免費資料庫,搭配簡單的影片編輯軟體,如各作業系統內建的影片編輯器,加入文字,孩子就可以輕易完成自己的多媒體創作。我近來就和兩個孩子玩「可愛音樂小編群」遊戲。

 因為興趣,我每天用數位鋼琴創作一首最長兩分鐘的鋼琴小品,抒發心情。我想,這些音樂似乎可以不只是自己留念日後懷想,也可以現在就給孩子聽,甚至是讓他們用來練習影音編輯的素材,為我這些恬靜的音樂尋找更適合更搭配的地景影片,他們的美感、設計能力與資訊能力也能提高。於是我號召女兒和兒子加入「可愛音樂小編群」,教他們簡單的音樂後製、素材選擇、影片剪輯與網路影片上架技巧。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音樂頻道,每日更新鋼琴小品影片,讓想在讀書或工作時聆聽恬靜音樂,或藉欣賞大自然景物休憩的人觀看。

 開工了!當小兒子反覆搜尋,終於找到可以和音樂搭配的影片時,竟會充滿成就感的自言自語:「啊!這風景好適合這首曲子,看起來聽起來都很舒服。」他反覆聽曲子看影片,陶醉其中。為了讓曲子的秒數與影片長度吻合,兒子繼續尋找可以連接在這部影片之後的另一段影片。

以數位創作 
反饋更即時

 現在,我們的免費音樂頻道在親子共同努力下,累積了超過一百五十首曲子,而且只要拿到我創作的音樂檔案,孩子已經可以在十五分鐘內,嫻熟的完成基本的音樂後製,影片尋找、編輯,內容設定,並上傳網路平臺。

 我們還會扮演頻道經營者,不定期討論頻道上的統計數字,包含哪首曲子最多人點選,以及分析重複觀看次數之類的各種趨勢圖。他們還會提出許多不錯的建議。女兒說:「爸爸,我們可以將風格比較類似的音樂影片做成『一小時不中斷版本』。這樣,聽的人可以一口氣聽一個鐘頭,不用每隔一小段時間就要點選其他影片了!」

 孩子也針對曲子評論與分類。小兒子說:「這首太憂傷了,不適合讀書的時候聽……這首很好,適合睡覺前聽……」孩子現在還參與我的「每日音樂創作分享」計畫,我作曲,他們玩音樂後製、影片編輯與頻道經營。這個小遊戲不僅讓孩子藉音樂更認識我,也培養關鍵能力,又可以分享動聽音樂給大家,一舉多得。

 美感設計與媒體整合能力可以從小培養!父母帶孩子玩數位內容,沒有自創的音樂或圖片不成問題,因為網路有免費圖庫和音樂庫可組合,搭配自己的文案就能呈現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