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策略親子悅讀
國際版特點多 親子玩出閱讀趣

只要「接觸」國外的消息,必能拓展視野!無論是「聽」遠在他鄉的親朋好友說生活大小事,或是「看」臉書( Facebook)、IG( Instagram )等各種平臺上網友交流的所見所聞。
但是,讀《國語日報》第三版國際版的文章,不但可以拓展視野,還有許多「閱讀」的樂趣。為什麼?因為這個版面有許多特點。
請大家翻翻手中的《國語日報》,或讀我拿來作為說明範例的兩個《國語日報》國際版的文章標題,再想想它們顯現出哪些特點。
‧中華民國111年10月12日(三)國際版(下圖)刊出三篇文章:〈提款受限制 黎巴嫩銀行搶案大增〉、〈經濟惡化 黎國輟學率恐竄升〉、〈俄烏戰火延燒 黎國缺糧〉。
‧中華民國111年7月2日(六)國際版(下圖)上則有這三篇:〈歐洲熱浪提前到 野火燒不停〉、〈大雨襲擊 水淹南亞〉、〈40年最嚴重乾旱 索馬利亞鬧饑荒〉。
請檢核一下,你是否和我一樣有下列發現:
□文章標題有直書也有橫書。
□有些文章附有照片作為說明。
□三篇文章之間存有某種關聯。
這些特點就是產生「閱讀」樂趣之處!因為,即使是我們大人,也要「細讀」才能有前述這些發現。那麼,我們是「如何」讀懂的呢?如果能覺察自己的閱讀歷程,再提醒自己:孩子未必有這種經驗,就可以帶孩子開心的玩一玩「閱讀」的遊戲。
遊戲1 標題究竟從哪裡讀起?
豐富的閱讀經驗,讓我們大人熟悉「中文的書寫方式」:中文有直書和橫書兩種書寫方式。直書時,文字自上而下讀,換行由右到左;橫書時,受英文書寫方式影響,文字由左讀到右,換行從上而下。當我們腦中有這樣的概念,即使遇到「直書橫書並存」的情況,就算先用「以為」的方式閱讀,但讀不出意義時,就會換個方向試試。
但小孩未必有如此豐富的經驗。由於《國語日報》以直書為主,小孩運用他閱讀「國語課本」的經驗,易將橫標〈提款受限制 黎巴嫩銀行搶案大增〉讀成〈增大案搶行銀嫩巴黎 制限受款提〉。
當然,偶爾會遇到作者的巧思:無論「左而右」或「右而左」都讀得通順!不過,大致上,閱讀國際版時,大人可和小孩玩一玩「標題究竟從哪裡讀起?」這個遊戲。
遊戲2 把照片和文字「框」在一起!
我們大人閱讀經驗豐富,知道「有關聯的照片和文字不會距離太遠」,也知道「照片常會與標題相呼應」。也許是「『照片的內容』和標題的意思相同」,但更常見的是「『說明照片的文字』也會出現「『標題』中的文字」。但小孩未必留意「排版」,也未必注意到「文字與照片的關聯」。再加上國際版未必每一篇文章都配上一張照片。換言之,有些文章沒有照片,有些文章甚至有兩張照片。
究竟哪些照片和哪些文字屬於同一篇,判斷的依據來自哪些線索呢?把有關聯的照片和文字「框」在一起,就是大人和小孩閱讀《國語日報》國際版時可玩的遊戲。
遊戲3 這些文章放在一起的理由是……
豐富的閱讀經驗,讓我們大人「看到」一個版有數篇文章時,不禁「推測」主編這麼做的用意,而《國語日報》國際版的主編的確很有意識的編輯「有關聯」的三篇文章。
只是,三篇文章的「關聯」是什麼呢?有時,三篇文章都是「某個國家」發生的事(例如:都是「黎巴嫩」這個國家的狀況);有時,是「同一個主題」;有時則和「季節」有關。甚至,三篇文章都是「黎巴嫩」的事,但這三篇文章可能試著讓我們理解「事與事之間的因果關係」。
不可否認,這個遊戲較費腦力,但勇敢挑戰必定有豐盈的收穫!
讀到這裡,是否感受到親子共讀《國語日報》國際版的趣味了?趕緊體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