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學習無界限
掌握3關鍵 孩子混成學習不卡關

文/黃淑貞(諮商心理師) 圖/達志影像 (2022/10/9)

 新冠肺炎疫情一波波來襲,打亂了孩子的學校生活。雖然政府逐步放寬防疫措施,但每天仍有高達三四萬的確診病例,學子仍須適應遠距課程和實體課程隨時可能切換的現況,不斷彈性調整,以跟上快速的變化。

 在這段防疫時間,我們越來越清楚:遠距有遠距的好處,實體有實體的好處,但也或許正是在這段期間,我們才發現教育其實不限於課室內或線上課程,孩子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學習方式,父母也看到平時無從親見的孩子學習狀態與學習潛力,甚至更能體會:孩子成長過程的良好學習環境,是學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經營出來的。

 當然,這段防疫期間確實考驗了父母的應變能力,不但時常須配合孩子遠距或實體上課的變動,調整自己的工作時間,還得幫孩子注意學校的防疫規範,以及遠距課程的設備,要比以前付出更多心力來處理孩子的需要,實在難為了每個家庭的父母。

 但不管學習方式是遠距或實體,家庭都是孩子的安全堡壘,父母給孩子結實可靠的膀臂,他就能穩定的跟著老師遠距學習,也能信心滿滿的踏入校園上課。

 父母應怎麼協助孩子適應這段多變的學習過程?以下提出三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隨時耐心伸出援手

 不論孩子是上遠距課程或實體課程,總會遇到臨時要人幫忙的時候,例如:排除網路設備的問題,記錯上課的時間,忘了寫作業或忘了交……小到需要一個滑鼠,大到達成學校防疫規範的要求,每一件事都須父母耐心的幫忙處理。

 雖然希望孩子可以獨立與負責,但這個階段的許多變化,連身為成人的我們也感到如此陌生,措手不及,更何況是年幼的孩子,他很需要父母伸出援手,幫忙接住變化球,協助他漸入學習佳境。

‧以穩定的情緒表達

 這段期間,孩子必然有許多情緒和感受,也許突然被通知要上遠距課程,也許回到學校上實體課程才知道第二天要考試,許多突發狀況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這時,父母能否保持穩定的情緒就很重要。

 父母如果能扮演穩定存在的角色,並且以正向的語言鼓勵孩子,孩子的情緒也會比較平穩,即使孩子無法面面俱到,也一定可以慢慢掌握學習的步調,為自己的功課與學習內容負責。

 比起考高分卻無法負起責任,孩子如果能在這個階段開始自主學習,樂在學習,一定是父母更樂見的結果。

‧協助維持固定作息

 一整天坐在平板或電腦前上課,孩子難免感覺倦怠或疲憊,除了上課時間之外,頗容易使用唾手可得的3C產品觀看影片或玩手遊,來解除倦怠感,而大多數的父母不會在孩子上遠距課時,全程緊迫盯人的督導或管教他。由此可知,孩子遠距學習時的作息會比在學校時更鬆散,也難以自我約束。

 這時,孩子正需要父母費心,協助他建立固定規律的作息,包括早中晚都有固定的用餐時間,按時分擔家務,適切安排運動與休閒。父母也應每一天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態。

 讓孩子保持穩定的作息,相信防疫與學習都能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