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玩遊戲學習更幸福
用視訊溝通軟體 建構擬真互動

文‧圖片提供/侯惠澤(臺灣科技大學教授、臺科大迷你教育遊戲團隊主持人) (2022/7/26)

親子在自己建構的虛擬環境中玩角色扮演遊戲。

 後疫情時代,教師和學生偶爾也須遠距教學或混成教學(部分實體,部分遠距)。這過程要培養充分的自主學習能力,也要熟悉 Google meet 這類平時較少接觸的視訊溝通軟體,以同步遠距學習。有些教師也運用互動白板、互動式測驗的軟體,促進與學生的遠距互動。

 學習中,師生互動和同儕互動對學習動機有關鍵的影響。世界各國觀察疫情下的教學,發現如果缺乏適切的互動,遠距教學可能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和動機;而適當運用這些互動工具,有利於與學生互動,學生也因為精熟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等於學會如何使用科技工具解決問題,進行跨領域的互動,甚至跨越空間,實施國際教育交流,可在無形中培養學生的數位素養和國際觀。

可溝通又可遊戲

 部分視訊溝通工具,不僅有基本的同步視訊功能和文字討論功能,還能讓使用者像玩遊戲一樣,自由建構空間和角色,並邀請夥伴到自創空間互動(例如:Spotvirtual和Gather)。使用者可運用其中免費的功能,建構富有自我風格的工作環境、學習環境、遊戲環境,還能設計自己角色的樣貌和穿著,與朋友來場如同身歷其境的趣味互動。

 已有教師運用這些工具讓學生在擬真環境下進行知識解謎、密室逃脫或分組協作活動。當然,親子也可以使用這些工具,玩建構式和戲劇式的有趣遊戲。

 一天,我用視訊溝通軟體建構一整層的豪華辦公室,然後邀兩個孩子登入來玩。寬敞明亮的空間裡有沙發區、舞臺區、燒烤自助餐吧檯,馬上吸引他們的目光。在大型會議廳中,我們為角色換裝,舉行派對,還在會議廳的螢幕投影網路上的影片,像看電影般一同觀賞。

 當我提議他們打造自己的世界時,他們都躍躍欲試。兒子說:「我要蓋一所給我自創生物就讀的小學。」女兒則要打造自己的未來小窩。

依範例操作即可

 簡單介紹空間打造基本功能後,他們發現其實非常容易,只要在系統提供的範例樣板下新增一些物件,就可以打造自己的世界。果然,沒多久,我收到他們的邀請連結。

 兒子真的蓋了一所如蜂巢格局的學校,他扮演校長,頭戴皇冠,手拿枴杖的熱情迎接我。想不到他讓角色留八字鬍,頗有威嚴。他介紹空間設計理念,還說這麼蓋和治校理念有關。他指著教室裡的許多螢幕告訴我:「這個大螢幕是給老師講課用的,但學生有自己的螢幕,可以把想法或作品呈現出來,讓全校師生都看到。」

 接下來,他帶我到學校餐廳,招待我吃免費的超級大漢堡(這個軟體可以建構食物,且可放大),再到學校外的花園放煙火。我非常享受這樣的線上參訪行程。我們也一起拜訪女兒設計的未來家居,從這些設計可以稍稍知悉小女孩的生活美學,讓我印象深刻,意猶未盡。

 他們現在還在擴建自己的空間,充滿熱情,且不斷激發創造力和規畫力。

 運用免費線上軟體,可以延伸具有高度創造力和樂趣的親子遊戲,並讓孩子積累數位素養。或許這些工具的設計初衷不是為了親子互動與創造力學習,但是只要經過觀察,發揮一些巧思,就可以轉化成有趣的親子玩中學活動呵!

 生活中無處不充滿樂趣,只是我們未曾察覺、轉化。在疫情時代的高度焦慮下,親子互動遊戲往往可以帶給家庭正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