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數位時代家人新關係
用數位耶誕卡 親子傳遞幸福感

文/劉容襄(臺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博士、兼任助理教授)
圖/達志影像 (2021/12/23)

 當我十月再次來到新竹縣一所熟悉的偏鄉小學,親子們都興匆匆的來上3C實作課。去年我也曾在這裡帶過親子課程,大家一起玩得挺愉快的。

 幾星期後我收到學校主任傳來孩子的週記,有幾張是小學一年級孩子畫的圖,旁邊還寫上國字加注音,可愛爆表、誠意十足,讓我覺得往返路程與時間都值得了。

 「我上3C課時學到了很多知識,做卡片也有很難的地方,用手機做卡片很神奇!」「我好喜歡上3C課,最喜歡做卡片,也好喜歡去教室外面拍照。」「我最喜歡挑卡片的背景了,因為每一個背景都好美!」「我覺得上3C課太好玩了。」

 有一對可愛的小姐妹兩年都來,她們專注的態度和活潑的回話都讓人印象深刻。媽媽則是利用孩子外出拍照時,憂心的跟我說孩子太會使用手機了,讓她有點招架不住。我聆聽後給了點建議,不過還是期待她以「一起善用數位科技」的角度重新因應,對兩個孩子或許會是更好的開始。

 黛安娜‧格雷伯(Graber, D.)在《數位公民素養課》一書中,曾提到一個有趣的經驗,她在課程中會跟學生約定,數位公民課雖重視表達,但老師說話時請先專心聽。某次課堂上有個男學生始終無法配合,直到進行「應用程式」實作課時,情況完全改變。

 她發現這名學生不僅全心投入程式設計,還可以從他熱愛的登山自行車興趣當中,設法「發明」一款「受傷戒備」的應用程式。這款程式的目的,是讓在騎車登山途中不慎受傷的人,可以透過程式,自動通知附近也使用同款程式的人前來救援。

 雖說孩子尚年幼,離程式設計或許還有距離,但開始培養善用數位科技的能力,也許就有機會引導孩子正確使用工具的觀念。

 因此,不妨藉著耶誕節互道關懷的溫暖氛圍,親子一起製作一張傳給親朋好友的「電子祝福卡片」吧!

‧掌握簡單步驟

 猶記得今年母親節時,我在專欄文章〈讓數位科技表達愛〉中,說明了做數位卡片的簡單原則:親子一起想個祝福主題,選擇免費修圖軟體,讓孩子拍攝照片並進行後製,寫上祝福小語。

‧選擇發送對象

 全家一起討論為什麼要發送給這些親友,一方面可以跟孩子分享這些親友對家人的意義,同時在討論中讓孩子表述他的好友是哪些人,並且全家一起表決選擇需要幾種類型的卡片,分別寄送給哪些人。

‧讓祝福更貼心

 當我們確認想寄送的對象時,不論是拍攝或思考撰寫祝福小語時,都可以跟孩子討論為什麼適合拍這些照片,為何可以寫上這些祝福與語句,讓孩子在討論中學習關心、體察他人的喜好與需要。

 當這些全家一起精心製作的耶誕祝福卡送出後,多少會收到一些意料之外的驚喜回饋,這些回饋與家長的讚美,相信都會在孩子心中點燃不少來自科技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