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善用心理學 學習加分
被迫遠距學習 自主學習新契機

文‧圖片提供/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2021/6/1)

 上個月疫情升溫,雙北市首先宣布高中以下的各級學校停課;一天之後,教育部宣布全國各級學校停課,以避免學生染疫人數攀升。

 對多數中小學的老師及家庭來說,這都是一大挑戰,相信經過這段時間的洗禮,大家應該都有一些發現:比方說,老師的線上教學和平時的教學即使一模一樣,學生還是很難保持專注;或是,老師平時很容易面對面引導學生,卻因「線上」而變得困難重重。

 根據歐美過去一年的經驗,孩子本來喜歡實體學習勝過遠距學習,但後來發現遠距學習好像比較輕鬆,或者容易偷懶,反而不想回學校去上課。

多元學習帶來新養分

 不管你的孩子喜歡哪種學習方式,遠距學習的體驗都相當值得。比方說,我和孩子就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元的線上資源可使用,其中有一些都兼具趣味性、知識性。

 有次孩子因為肚子不舒服,錯過老師的同步課程,看錄影的時候,他加快百分之二十的速度播放,發現居然也能理解,他跟我說,真希望以後聽老師上課時也可以有「加速」的功能。

 就我觀察學生的遠距學習,我覺得對中小學生最大的啟發,是意識到知識的無遠弗屆。雖然有些老師平時就會運用網路資源,但坐在電腦前授課,讓使用網路變得更便利了。我家老大就說,遠距上課比平常還有趣,因為老師會分享很多有趣的影片。

 除了授課以外,老師也會安排一些網路上的活動,要求孩子去體驗。這樣的「家庭作業」很棒,孩子該學習的知識,不是只有在課本上的、要考試的內容而已。

 社團也有遠距的教法,像老大的西洋棋老師,就邀請學生上遊戲平臺twitch,在上面跟西洋棋愛好者較勁。我們本來對於要去遊戲平臺持保留態度,因為擔心孩子會不會迷上其他遊戲。後來發現好處還是多一點,只要跟孩子約法三章,就不用擔心上癮的問題。

 不過,我也聽到有些爸爸媽媽抱怨,孩子在遠距學習階段學習成效很差。其實,這也不是一件壞事,至少你知道孩子的學習比較需要直接引導,未來在幫孩子安排學習的選項時,可以把這個需求納入考量。

培養自主學習主動性

 孩子遠距學習的過程中,最好有個成人陪孩子一起學習。如果父親或母親剛好是自由業,家長或許會發現,跟著孩子一起學習,獲益的不僅是孩子,也包括成人。舉例來說,同步學習時會知道他們哪些地方比較不懂,就可以想辦法另外加強。當他和同學互動,也可以一窺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等。

 另外,如果老師課程的安排,有那種自己靠網路資源學習的元素,你或許也會發現,學習真的不是只有在學校發生,只要找到合適的資源,孩子就可以學習新的知識,甚至養成以後自己來學習的習慣。

 我經過這短暫的遠距學習之後,認真思考是不是可以讓孩子成為「自學生」。現在有些自學生並不是完全不到校上課,而是可以針對想學習的部分申請到校學習。如果你發現孩子在某方面的學習,其實用網路學習更有收穫,或許可以考慮這樣的方式。

 知識日新月異,孩子這次遠距學習的經驗,或許從此養成自己學習的基本能力,如此這段防疫照護假,雖不一定有支薪,但也算相當值得了,與各位爸爸媽媽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