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突破性感染
(2021/9/10)

就在長榮航空傳出兩名機師接種兩劑疫苗,仍確診感染新冠肺炎Delta變種病毒,成為國籍航空機組員首起突破性感染病例之際,新北市幼兒園也傳出群聚感染Delta變種病毒,並擴散到雙北市社區,累計到昨天已有二十七例確診。
因染疫機師與幼兒園師生感染的Delta基因序列並不完全相同,疫情指揮中心初步研判兩者並無關聯,幼兒園群聚感染源依舊不明。隨著幼兒居住社區陸續有民眾確診,社區裝修公司住在臺北市的員工,也在昨天離奇傳出「隔空確診」,Delta是否會取代Alpha變種病毒,在我國引爆第二波流行疫情,成為國人關注焦點。
儘管鴻海暨永齡基金會、台積電和慈濟基金會聯合捐贈的BNT疫苗,上週起陸續運抵兩批,協助政府加快疫苗施打速度,擴大免疫接種覆蓋率,緩解民眾打不到疫苗的怨氣,卻也因國內外發生突破性感染案例,導致部分民眾出現「疫苗猶豫」行為,認為打疫苗根本沒用,乾脆不要打。
但突破性感染並非新冠疫苗特有現象,大家每年接種的流感疫苗,幼年時接種的水痘疫苗和B型肝炎疫苗,都會出現突破性感染。到目前也沒有任何疫苗能做到百分之百的保護效果,流感疫苗突破性感染甚至是新冠疫苗的四點六五倍。面對新冠疫情威脅,接種疫苗雖無法百分之百避免感染,卻能降低感染後重症機率和死亡率,絕對是「有打有保庇」,有疫苗就趕快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