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的管理與關心

科技大廠陸續傳出移工群聚感染,疫情指揮中心已派人設立前進指揮所,勞動部也宣布多項指引,包括避免移工不必要的外出與移動,減少移工群聚感染事件發生,並將到移工人數較多的企業訪查。
防堵新冠肺炎疫情擴散,避免群聚是有效措施之一,一旦有人染疫,可能會因群聚而擴大。在臺灣的移工人數高達七十多萬人,尤其來自東南亞的移工最多,是不少企業的好幫手。然而,移工的管理確實不易。
由於外籍移工隻身一人在臺灣,下班後與同鄉聚會、聚餐,幾乎是疫情前的常態。進入三級警戒後,移工假日不能外出,只能聚在宿舍內談天。然而,移工宿舍通常人口密集、空間擁擠、通風不佳,對於防疫是一大挑戰。
目前政府與企業已安排移工篩檢,盼找出染疫者,勞動部也規畫補助企業,改善移工住宿環境。但這些積極防疫作為,不應忽略移工人數較少的企業與機構,例如長照與社福機構,也是引進移工的大宗。
對於社會來說,最重要的是,病毒才是敵人,不應對任何染疫者貼上標籤。否則,在職移工可能因擔心確診影響工作,失聯移工擔心被罰款或遣送回國,導致隱匿疫情,即使有症狀也不主動篩檢,成為防疫的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