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齡化社會的教育發展

日前,國發會人口推估報告出爐,臺灣即將進入人口轉型關鍵時點,未來總人口數將由現在的兩千三百四十萬人,到二○七○年減至一千四百九十七萬人,其中,零歲到十四歲幼年人口減少一百七十一萬人,十五歲到六十四歲青壯年人口減少九百二十萬人,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口則增加兩百四十八萬人。另外,二○二五年將是臺灣進入「超高齡社會」的時點,屆時每五人即有一位長者,而「人口紅利」將在二○二八年結束。
在學齡人口逐年減少的趨勢下,各級學校都將面臨生源短缺問題,班級數減少、裁併、停招、停辦、退場將成常態,緊接而來的則是教職員工生計及教育資源重新分配的問題。
而青壯年人口減少,也將導致勞動力結構改變,加上產業結構轉型,教育體系必須調整課程內容,跨領域學習,才能培育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隨著「人口紅利」結束,人才的素質尤須進一步提升,方能維繫國家的競爭力。
為因應高齡人口增加,提供多元化終身學習課程,滿足分齡學習需求更形重要,包括更新就業智能的再訓練,為再度就業做準備的培訓,以及提升生活品質,如健康管理、資訊科技應用等也不能忽視。
未來,在少子化、高齡化與人口減少等因素影響下,將為各級、各年齡層教育帶來巨大的挑戰,教育系統必須及早準備,以持續促進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