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從包容看總統的國慶談話

(2024/10/11)

 總統賴清德昨天在國慶大會以「團結臺灣,共圓夢想」為題發表演說,內容涵蓋兩岸、經濟、民生與朝野合作。各界犀利評論褒貶互見,充分呈現臺灣的自由民主。

 賴總統說,「我們深知彼此的立場有所不同,但始終願意包容彼此;我們深知彼此的意見有所歧異,但始終願意攜手前進,從而凝聚成為今天中華民國臺灣的樣貌。」然而臺灣真是如此嗎?有些時候,確實如此;有些時候,完全不是。只要碰觸到敏感的政治議題,特別是攸關政黨版圖消長的選舉攻防,包容就變成臺灣社會的稀有元素,族群對峙氛圍高漲。

 偏偏臺灣每兩年就有選舉,周而復始的撕裂社會和諧。賴總統期許,「無論我們主張什麼政治立場,國家利益永遠高於政黨利益,政黨利益永遠不能夠凌駕於人民的利益。」經歷三次政黨輪替,此事仍是口號。大家不就經常戲謔說,只有遭逢天災劇變或中華隊出征國際,才是臺灣社會完全拋開政黨色彩,最團結最包容彼此的時刻。

 賴總統在國慶談到,維護國家生存發展;保護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全民共享經濟發展果實,是總統的三大使命。但社會缺乏包容就無法和諧,國家更無法團結,奢談繁榮世界發展。身為國家領袖,包容不應是對全民或朝野政黨的期許,更應是總統的自我要求,以身作則包容不同立場,尊重歧異意見,攜手朝野團結全民共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