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債務實況 資訊應透明
(2024/9/18)

最近審計部公布一一二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並提出警示,未來五年政府收支都是「支出多於收入的短差」,今年短差將高達四千九百多億元。民眾不解,這幾年政府不都超收四、五千億元嗎?而且還發給每人六千元「還稅於民」,怎會變成短差五千億元?
有媒體批評「把許多重大支出以特別預算方式編列」,這部分支出不見於總預算,低估支出而達到「平衡預算」,有如作假帳。例如前瞻基礎建設、新式戰機採購、防疫與紓困振興、海空戰力提升等特別預算,都以此列帳。
其實特別預算與總預算相同,均依《公共債務法》及《財政紀律法》規定,舉債全數納入計算長期債務,管控債務存量,並未規避舉債上限,也不可能作假帳。中央政府的負債餘額大致在五兆多元,若加上軍公教人員退撫金、勞保潛藏負債、既成道路徵收未補償債務等「隱藏性債務」十八點六兆元,債務壓力高達二十三兆元,政府財政實則潛藏危機。
應檢討超徵還稅於民的草率。所謂超徵並非收了不該收的稅,而是指收到的稅款高於編列預算時估計的數字,本該優先拿來還債,更不應全民普發。許多財政學者都如此呼籲,但政府沒有正視問題而普發現金。為了政績美化財政,僅報喜不報憂;但如能資訊透明,人民知曉政府債務的實況,才能亡羊補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