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

(2021/10/29)

 雖然是老生常談,但隨著臺灣即將邁進枯水期,還是要提醒大家,不要忘記節約用水。因為接下來如果沒有秋颱或冬颱侵襲或接近臺灣,明年春雨或梅雨季若再遲到,類似今年春夏間發生的乾旱,可能會捲土重來。

 根據水利署最新水庫水情資訊,全臺二十座水庫僅淤積嚴重的白河水庫蓄水率低於百分之五十,翡翠、石門、日月潭與南化等十三座水庫蓄水率皆超過百分之九十,其餘六座則在百分之七十到九十之間,水量還算豐沛,到明年春耕之前應無缺水之虞。

 我國主要降雨集中在五月到十月梅雨颱風季,十一月到隔年四月是枯水期,豐枯水期降雨量相差懸殊,南部降雨比為九比一,中部和東部都是八比二,北部為六比四。各地水庫若在這段期間持續有出無進,明年二月春耕灌溉之後,水資源調度可能就會逐漸吃緊。

 儘管現有科技仍難準確預測未來幾個月降雨量,眼前就要判斷明年春夏是否缺水言之過早。然而臺灣自二○○○年以後,平均每隔兩三年就會發生乾旱,二○○二年至二○○四年更連續三年出現持續近七個月嚴重乾旱,從去年九月到今年六月的旱象,不但被喻為百年大旱,還創下我國分區輪流供水最長紀錄。從氣候趨勢而言,臺灣確實已頻繁面臨缺水危機。

 除了有賴政府更積極開拓水源,大家也要時刻節約用水,現在節約小水滴,預防未來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