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陽光的未成年家庭照顧者

連續二十四年舉辦「紅包傳愛」的台灣世界展望會,日前公布「臺灣經濟弱勢兒少需求速寫」調查報告,分析國內扶助弱勢兒少現況。接受照顧的四萬五千名經濟弱勢個案,面臨極度生存危機的極脆弱兒少人數,從去年一千六百人暴增到兩千四百人。
值得注意的是,北區有超過百名弱勢兒少是未成年家庭照顧者,必須負責照顧全家生活飲食,比率全國最高。同一天,彰化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主任方惠生在教育部「全國學生輔導諮商業務聯繫會議」分享個案輔導經驗,疾呼這群隱形兒少面臨多重挑戰與心理負擔,必須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罹病或身心障礙喪失自理能力的家人,亟需社會關注。
未成年家庭照顧者不是臺灣新興社會現象,據日本政府調查,每十七個國中生就有一人要主責照顧家裡失能長者、身心障礙手足或年幼弟妹;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亦曾調查發現,逾八成基層家庭兒童需做家務或照顧家庭,顯示這已逐漸成為各國面臨的挑戰。但衛福部自六年前執行至今的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有關這群處境幽微兒少的照護措施,幾乎隻字未提。
連英國廣播公司BBC都曾在去年專題報導臺灣未成年家庭照顧者困境,這次公益慈善團體在歲末年終舉辦勸募活動,再度揭露國家社會安全網計畫疏漏,政府實在沒有理由繼續漏接,更應義無反顧的成為照耀這群艱苦孩子成長的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