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護理人力荒是國安問題

(2024/12/24)

 新冠疫情侵襲全球數年,解封後卻出現全球性的護理荒,臺灣更出現護理人力明顯不足的危機,據統計,護理人員執業率不及六成三,離職率則達一成二的十年高峰,空缺率也有百分之六點五。此現象已引起世界衛生組織高度注意,發出警訊明指「已達緊急公衛事件」。如果這不是國安問題,什麼才是?產官學都應高度正視,謀求紓解之道。

 不少醫療機構對護理人力採取緊縮策略,包括遇缺不補,或以約聘僱及部分工時形式節省人力開支,當然會影響對病人的照顧,也會波及住院病人感染、跌撞與褥瘡等問題,進而損及醫療品質。

 何以護理離職會陡升?據護理業界相關研究,主要原因包括:人力不足導致工作壓力大,難以長期負荷;薪資或福利不夠好;對工作環境不適應;對醫院政策不認同或對直屬上司的領導不滿意;自認在職場無晉升機會,又苦無申訴管道。這些都是醫療機構的組織層面因素,既有眾多研究成果呈現,值得衛福部研析,也值得醫護界進一步探討。

 因高齡化、慢性及多重疾病照護需求加速增加,導致護理人力的增加迫在眉睫。衛福部預測二○三○年臺灣需有二十六萬名護理人力,現在僅十八萬餘名,還要因應每年的離職潮,衛福部應加速研商改善護理人員的待遇、工作環境及升遷管道,以留住人才;教育部和考選部則應致力培育護理新血,共同為國人的健康把關,以維護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