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力升級幸福慢老
維護口腔健康 讓長者飲食無憂
(2024/10/30)
時入深秋,省道上許多每年「放暑假」的薑母鴨、羊肉爐餐廳,紛紛重新點亮了看板。黃昏之後,即使是露天坐位,也陸續出現觥籌交錯的談笑聲。這些時令的場景變化,堪稱鄉土特色,如果在店租高昂的都市,大概還是得全年無休吧。
這些傳統美食,大多經過長時間燉煮,以得到濃郁的湯頭。然而其中的肉類不免被煮得又柴又硬,常常難以入口。追根究柢,肉類富含的膠原蛋白如果遇到攝氏一百度的沸水,很容易變性為堅硬的結締組織。因此,較高級的肉類都會建議快速涮一下就起鍋,或者近年流行的低溫熟成,以避免肉質僵化的問題。
口腔健康影響吞嚥
咬不動肉,有時是烹調問題,有時取決於肉的種類,不過對老年人來說,更多時候是牙口不濟的緣故。古人判斷是否老化,其實也觀察入微的總結了三個特徵:髮蒼,視盲,齒動搖。視線模糊,就無法應對外在環境;齒牙衰退,除了影響臉型外,如果因此造成營養不足,也會給人衰老的印象。
然而食要下嚥,光靠牙齒是不夠的。中醫五行關於口腔,就可區分為喉、舌、牙、齒、脣等不同部位,在發音與咀嚼吞嚥上,各司其職。近年來,口腔衰弱也成為了重要的指標。二○二三年,日本的醫學團隊總結五項重要的口腔衰弱問題,若是兩個以上的項目有問題,未來失能或死亡的機率將會提高四成,值得我們進一步了解。
清潔避免無齒之徒
第一個問題,是天生的牙齒是不是已經少於二十顆。我們雖然從小養成刷牙的習慣,但鮮少被教育其他的護牙知識,包含牙線棒、牙間刷等,也因此容易產生齲齒。
另外,牙周病也是潛在的殺手,隨著疾病的嚴重,牙齒的地基越來越不穩定,也會造成蛀牙或掉牙。衛生福利部近年推動牙周病統合照護計畫,就是希望減少國人的牙周病盛行率。如果常常有牙齦流血或容易卡菜渣的問題,可以到牙醫診所接受檢查評估。
第二項是咀嚼硬的東西是不是越來越困難。除了牙齒的問題之外,雙顳部的咬合肌群,也是嚼食的重要推手。如果缺乏適當運動,臉頰肌肉消失,就會變得一副「尖嘴猴腮」的模樣。而顳顎關節疾病的患者,也可能因為咬合容易產生疼痛,因此只敢吃些軟質的食物。
喝水嗆咳容易輕忽
第三個問題,是最近是否常常喝水或湯時產生嗆咳。食物進到咽喉時,附近的肌肉群必須同時將軟顎與聲帶關閉,避免食物進入鼻腔或氣管。當這些肌肉衰退時,食物輸送不完全,可能經常覺得喉嚨有異物。由於位置較深,要確定診斷,則要尋找能提供協助的醫療院所,透過吞嚥攝影的方式作為判斷依據,並依此提供適合的運動方案。
第四個重點,是口水是否過少。食物要有滋味,都得靠口水協助溶解有機物質,進而產生味覺。因此口水不足時,經常覺得味如嚼蠟,影響食欲。我們的口水來自圍繞著口腔的唾液腺,當口腔清潔不足時,唾液腺的開口有可能堵塞,甚至造成源頭腺體發炎腫脹(如腮腺炎)。
另外,如果口乾也合併乾眼症的症狀,則要小心是否罹患乾燥症,需要特殊的免疫調節。
口齒伶俐不怕口衰
最後,則是確認說話是否能舌粲蓮花。具體的作法是請患者連續發出同樣的聲音,看看平均每秒是否不到六個音。常見的聲音,包括注音符號表中,「ㄅ」行的嘴脣音,「ㄉ」行運用舌間發聲,而「ㄍ」行則須舌根與軟顎的互相配合。不同發聲的功能減退,其實也暗示不同的肌肉群正在衰退,進而影響咀嚼吞嚥的功能。這時,可在網路搜尋「健口操」,幫助口腔的肌群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