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頻道
確保孩子口腔健康 告別惱人牙痛
被蛀的牙齒疼痛,常常是因為牙齒處在不好的口腔環境中,所以想讓孩子告別惱人的牙痛、黑牙問題,可以找專業的兒童牙科醫師,指導如何保持孩子口腔環境的健康。
改善口腔環境問題
現在先來認識破壞孩子口腔環境的凶手。
‧擁擠凌亂的牙齒排列,造成清潔的死角。
‧常常吃東西或含著食物等不良的飲食習慣,牙齒長時間浸潤在食物發酵的酸性環境裡。
‧喜歡吃零食、餅乾、糖果等加工或多糖的人工食品和飲品。
‧過敏或以口呼吸,嘴常常開著,導致口腔嘴脣好乾燥。嘴脣過多吸吮,或是吞嚥的不當力量也會造成牙齒不整齊,影響進食。
咀嚼能力不好,常常含食物的情形增加,或是一餐吃很久,以致爸媽擔心孩子吃太少,補償性的給零食,這些原因都會讓齲齒發生機率大增。
要抑制齲齒發生,必定要先改善口腔環境。嬰孩出生時可以請醫師檢查嘴脣與舌頭繫帶是否影響親餵母乳。嬰兒嘴脣應該可以輕鬆包覆母親的乳暈,舌頭平時就可以向上貼合,吸附在上顎,這樣是最自然健康的哺乳方式,可以讓上顎自然擴大生長,生長牙齒的牙床、牙弓形態大小正常,以後就比較不會造成牙齒擁擠凌亂的問題。而母乳的好菌和抗體也可以減少孩子過敏,以及口呼吸的問題。
建立良好衛生習慣
帶孩子看牙科醫師的時間也很重要,在出生檢查脣舌繫帶等口腔軟組織問題後,孩子第二次看牙醫約在一歲左右,這時已經有些許門牙長出,可以開始塗氟漆保護,以及觀察幼兒飲食動作習慣是否正確。約兩歲半左右,乳牙完全長出,請記得再次讓牙醫師檢查,並定期半年檢查與塗氟一次。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可以避免孩子未來很多口腔問題。儘量給予孩子天然原形的食物,每餐之間至少間隔三四小時,請勿隨時隨地飲食,而用餐時間不要太長,最好讓孩子大約三十分鐘就吃完餐點。這樣才不會讓口腔一直浸潤在食物發酵腐蝕的環境中。
潔牙習慣從小就要養成,牙刷和牙線都要好好使用,記得飲食後可以先漱口,且澈底的使用牙刷和牙線,才能真正清潔牙齒。
口腔是支撐生長、生命和健康的大門,如果失去健康的牙齒,不僅咀嚼吸收營養會出狀況,連呼吸睡眠和循環系統,神經認知和肌肉協調也會受到影響。請爸爸媽媽協助孩子,從小建立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