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親子互動心理學
教養的兩難

文/柯書林(臨床心理師) 圖/達志影像 (2024/9/10)

 受邀到樂器大廠分享「如何與青春期孩子對話」。主辦單位還事先提供與會父母在報名時提出的提問。我將每家上演的不同「戲碼」,歸納成三大類型:

 ‧孩子容易因不順他意,就立顯煩躁,造成親子衝突不斷,想知道解套方法。

 ‧父母努力保持心平氣和與孩子對話,但孩子常愛理不理,如何表達才能讓孩子也聽聽父母的說法?父母的情緒又要如何消化?

 ‧孩子容易拖拖拉拉(可引伸至各式各樣的不好習慣:沉迷網路、追星一族、拒學……),究竟怎麼溝通才能改善?

 盯著螢幕端詳半晌,腦海突然閃過:如果能解說這三題,讓父母練好應對步驟,常見的親子衝突豈不是百分之八十得以見招拆招?

持續爭論 兩敗俱傷

 因為前兩題都與「情緒」有關,我將自己在《小心肝變大暴龍》裡的理智腦(講道理)與原始腦(看心情)時不時上演的對決戲碼完整重現。無論如何,一定要讓父母明白牛頓的「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如果孩子有情緒,想增添其爆炸力度的最好方法,就是持續跟他爭辯不休。而結局肯定是兩敗俱傷。

 其實,父母只須一句簡單的「怎麼啦?」或「還好嗎?」就可讓孩子煩躁的言行順勢解放。要明白,情緒就是一股身心能量,只要面露理解但深感無奈的因應,剩下就留時間讓孩子釋放能量。建議父母陪伴一兩分鐘後表示:「我得先去做……」不然會有很大機會被孩子情緒勒索,最後在自己也受不了的情緒引爆下,重播親子衝突戲碼。

暫時抽離 消化情緒

 相對麻煩的是「對事情一副愛理不理」的孩子。通常那副「嘴臉」會讓不少父母(即使想努力耐住性子)看不下去,而讓言行瞬間退化成類似第一題。

 理論上,得等當事人意識到大事不妙才有動機改變。但考量父母見孩子整天躺平滑手機而不管教,也說不過去,於是我會分享在臨床上曾實測:如果重點叮嚀一兩遍是沒問題的,只是父母通常會反問:「要是叨念了兩遍還不改,怎麼辦?」我只好加碼拿出「親子教養推背圖」,詢問孩子的年齡是否到了和爸媽對抗的「空頭階段」(因孩子身高超過父母肩膀後,親子關係容易每況愈下)?孩子還小,可以稍加威逼,畢竟趁早養成好規矩,日後自成好習慣。但若已進入「準青春期」,我建議父母補上一句「以上是媽媽/爸爸的想法,你參考參考。」就轉身離場。約莫半小時再重回「談判現場」,暫時抽離,主要是讓大人的情緒先得到消化與交託。

調整心態 共創雙贏

 至於如何與孩子溝通並協助改善?得先確定雙方情緒都暫時不在高點。一句「我知道有些事你沒那麼有興趣啦,你心裡也不想拖拖拉拉,那你覺得,我們怎麼做才能幫你改善拖延習慣?」就有機會讓原本對立的局面,獲得重新談判的契機。

 當然能立刻提出改善方案的孩子,絕對少之又少。所以在雙方冷靜思考一兩分鐘後,父母可以列出兩三個方案(有些方案必須讓利),藉此引發孩子表態。倘若方案條件太差,孩子會完全不回應。這時,父母須審慎評估底線在哪裡。

 講義架構告一段落,被「人設」為親子專家的我,腦海浮現這幾年在各個講座看見父母和老師,只要一提到孩子的不積極或拗脾氣,便忍不住傷感的神情。

 於是,最後一張投影片忍不住提問:你我都知道父母難為。但你知道,歷史上從來沒有父母這麼為難嗎?從小疼得要命(捨不得像自己小時候曾經委屈孤單),長大氣得要死(超擔心將來像自己出社會後那麼苦)。 

 還好身邊全是時不時被子女打趴,也正努力調整自己的大人。你我都不孤單,招數練好,一起挺過教養的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