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科學觀
以尊重取代管理 長保校園安寧
我一個在國中任教的學生愁眉苦臉的來跟我說,她被校長指派為下學期的輔導主任。她想到先前發生的校園衝突事件,又看到報登今年的少年犯罪率比去年高了百分之六十,就心慌得睡不著。她說她不敢管教學生,問我該怎麼辦。
我知道現在的老師難為,於是安慰她說:「不要怕。人心是肉做的,用心去做,一定會有成果。只要記住,人不可以被管理,只能被尊重。自尊心是品德的基礎,只要不失去自尊,品德就不會瓦解。」
要改變一個流氓,最好的方式是把他變成英雄,找他的長處,肯定他。青春期的孩子最需要別人的肯定,但是誇獎不能泛泛,必須是他實際的長處才行,不切實際的稱讚會使他「膨風」自大,反而更糟。
青春期時,朋友比父母重要,他們最受同儕的影響,會模仿偶像,也會從眾,因為這是大腦的關係,所以只能善誘,不能強來。
協助找出學習典範
現在已經知道青少年會盲從的原因,即在被排斥時,大腦有三個地方會活化起來:第一個,是調控情緒的腹內側前額葉皮質;第二個,是控制衝動,掌管同理心和決策的前扣帶迴;第三個,是掌管報酬的伏隔核。這個活化會帶來不安,告誡他們「槍打出頭鳥」,迫使他們矯正行為,和別人一樣,所以要原諒他們的幼稚;解決方法是替他們找出可模仿的典範。
你要鼓勵他們做自己,不要去討好別人,因為人是不可能讓所有的人都喜歡的,你也不可能喜歡所有的人,但是你可以讓所有的人都尊敬你,只要你是個正直有原則的人。
運用群力阻止暴力
如果口頭勸導無用,只有靠群力來阻止暴力。請大力嘉獎每一個勇敢站出來主持正義的人,一個人的聲音微弱,不但無效,還會引起霸凌者的憤怒,但是如果有其他人同時站出來譴責霸凌,霸凌者的氣焰就會被壓下去,因為眾怒難犯。
你還必須積極開導被霸凌者,解釋被霸凌不是他的錯,不要自慚形穢。你要教他反抗的方式,告訴他牆倒眾人推,息事絕對不會寧人,情況只會變得更糟。
要多讓學生讀勵志的典範書,因為前額葉皮質是整個大腦中最晚成熟的部分,它需要文化來幫忙,以產生自我。
適時給予主控經驗
青春期的學生,心智趕不上身體的成熟,這是人生中「眼高手低」的階段,孩子對這個時期的自己也不滿,所以大人不要叨念,放手給他一些主控權,把浮躁心智導到正向的地方。研究發現主控經驗可以幫助強化免疫系統,身體如果健康,情緒比較穩定。
人會長大,思想會成熟,青春期很快會過去,但要趁青少年徬徨無法正確抉擇時,趕快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如交淺不言知心話;怒時不說傷人話;輕易不說承諾話;玩笑不揭人短話。教會了,可避免他們做出將來後悔莫及的事來。
教化本來就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但是,把今日的學生培養成明日的領袖,是我們做老師的初衷與使命,也是老師能和天地君親一同被老百姓祭祀的原因。
我鼓勵學生,接受這項任務,好好的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