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新焦點
歡慶佳節須合宜避免樂極生悲
進入職場多年,早就忘了有寒暑假這種福利。除非自己請假,否則一年到頭最長的假期也就是年假那幾天。
想起剛進入大學的時候,發現寒暑假竟比中小學時的還長,簡直是喜不自勝。放長假時,每天浪擲光陰,好不快活,殊不知那是大學特殊的設計,希望莘莘學子嘗試運用自由時間,好好為自己規畫人生,增加讀書以外的歷練。
隨著臺灣漸漸跟上國際潮流,這種鼓勵自學的風氣更加盛行,近年來,有些大學甚至進一步減少授課週次,把寒暑假時間變得更長。也因此,有些大學生居然可以在耶誕節開始放寒假,實在令人羨慕。
歐美國家由於沒有農曆新年的概念,因此許多假期集中在耶誕節到元旦前後。像這樣龐大人口集體改變生活形態的情況,甚至能給社會與經濟激起許多波瀾,例如假期前購物、城鄉移動,因此政府機關與企業商家莫不嚴陣以待。而這樣的漣漪,似乎也稍微影響了人的健康與醫療行為。
飾品像糖果 幼兒易誤食
以嬰幼兒為例,耶誕節前後經常發生誤食裝飾品的狀況。五彩繽紛的耶誕樹上,必定有五花八門的配件,有些就做成糖果形狀。相反的,許多甜食也常常為因應耶誕節氣氛,包裝成耶誕飾品的樣子。這樣很容易使判斷力尚未成熟的嬰幼兒分辨不出什麼是飾物,什麼是食物。因此,如果家中有小童,營造節慶氣氛時還是儘量避免過小或容易讓人誤會的飾品。
至於成年人,則可能有不同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藥品監控資料庫的一項研究顯示,在有耶誕連假習慣的國家,例如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與義大利,每逢耶誕假期,因使用影響精神的藥物而產生的不良事件比率便明顯上升。這些不良事件包括藥物成癮或藥物戒斷的症狀,以及相關的情緒失調問題。連假狂歡,少了社會的束縛,可以想見藥物濫用的狀況於是上升。
飲食應節制 保持好身材
另外,許多國家的研究也發現連假結束後,不管是體重,抑或是心血管問題,例如心肌梗塞與中風的發生率,在某些國家也有增高的現象。連假期間,大家經常歡喜聚餐,觥籌交錯;收假後,腰部往往自帶一圈游泳圈,只能用厚重的冬衣遮掩過去。
如此說來,放假期間暴飲暴食,很可能是造成這些心血管疾病的重大原因,我們不可不慎。此外,近期瑞典的科學家研究耶誕假期間發生心肌梗塞的患者,發現另一項風險──這群與家人久未謀面的冠心病患,在連假時難免與親友團聚應酬,心理壓力、憂鬱、焦慮都明顯提升。
這樣的情緒壓力,的確是產生血管病變的危險因子。如果將場景對應臺灣風情,應該就是過年時節,長輩對於交往對象、結婚、生子、學業、工作,無止境的追根究柢吧。
在緊接而來的年假期間,與親戚相處若能謹記「非禮勿言」的原則,才能真正達到祝福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