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帶孩子上山找幸福
以趣味導航 再遠再累都不怕

文‧圖片提供/余業文(晨爸) (2023/5/19)

雲霧氤氳的松蘿湖。

 「嘿!一、二、三、四……過關!」女兒晨晨邊數數,邊在樹幹斷面上跳躍。

 「我要再一次!」意猶未盡的晨晨喊著。

 「好哇!沒問題!」晨媽看她玩得開心,出發前的焦慮一掃而空。

 早上八點半,玉蘭茶園登山口的停車場還空蕩蕩的。多數成人走四五個小時即可到達松蘿湖畔,中午再出發也還來得及,但這是三歲的晨晨下背架的松蘿湖初體驗,令人有些擔心。

 為了這個行程,晨晨在郊山行程練習過,時間從四小時到十小時不等,我們嘗試各種地形,練習攀爬,也跨越倒木,如今這些技巧和平衡感如電腦軟體般安裝在她體內。

 「你知道為什麼松蘿湖又稱為十七歲少女之湖嗎?因為它很害羞,所以常躲在霧氣裡偷偷的看我們呵!」松蘿湖在晨媽口中多了神祕感,讓我們更加期待。

 「那我們講話是不是要小聲一點,才不會嚇跑它?」晨晨提出見解。

 「對呀!不僅松蘿湖不喜歡大嗓門的人,小動物也不喜歡。所以我們上山要輕聲說話呵!」晨媽提醒。

 腳下的山徑從平實好走的黃土,漸漸變成黑色的軟爛泥濘,每踩一下就發出「噗滋」聲,如果沒看準山徑,不小心踩進深泥坑,恐深陷其中,難以脫身。盤根錯結的樹根,使原本雙腳行走的晨晨改用四肢攀爬,這辛苦的過程卻讓她益發賣力。原來,難走且須攀爬的山徑才是孩子的遊樂場。

 「媽咪,我好累,我要休息。」經過第三鐵牌營地後,晨晨明顯體力不濟。

 午後的此時,氤氳霧氣滑過臉龐,腳下是溼漉漉的黑岩,森林如此陰鬱,空氣淨是潮溼的味道,前方只有看不到盡頭的山徑,像永遠走不到松蘿湖似的。

 「休息一下,吃點行動糧。等一下出發來玩遊戲好嗎?」為了找回出發時的歡樂氣氛,晨媽提出遊戲邀請。

 「我要玩詞語接龍!」聽到玩遊戲,小孩頓時來了精神。

 「然後……請媽咪講故事給我聽好不好?」晨晨撒嬌。

 「好呵!講臺灣黑熊的故事好嗎?」

 「好!我想聽!」晨晨興奮大喊。

 士氣大振,我們加速朝目標前進,跨過一塊塊岩石,走過溼滑的獨木橋,再攀上今天的最高海拔:十字越嶺鞍部。遙望前方,看見翠綠的湖,彷彿聽到山友歡笑聲;再踩半小時乾溪溝,終於到達松蘿湖。

 在黃昏的薄霧中,不時能聽到鴛鴦戲水聲。孩子在水邊奔跑嬉戲,大人在帳棚前談天說地,課業壓力或公事的紛擾都被拋諸腦後了。

 日出,是松蘿絕不能錯過的大戲:一道道金色光芒穿透薄霧,像探照燈束投射在布滿乾冰煙霧的舞臺上;原本坐在草地上的露水寶寶加入演出行列,它們隨溫度升高而化為一縷縷輕煙,讓湖面宛如仙境。看到此般美景,昨日的辛苦都值得了。

有挑戰,才是好玩的路線。

來自山的呼喚

 你一定想問:晨爸到底有什麼魔力,能讓孩子在艱苦中依然享受登山的過程?

‧出發前,為終點設定一則有趣的故事,就能讓孩子期待參與活動,就像晨媽藉「十七歲少女之湖」為松蘿湖塑造害羞的形象,讓旅程增添話題。

‧登頂不是親子登山最重要的事,只要不斷在行程中找好玩的事物,再累都能一直走下去!行程中的跳躍攀爬,玩詞語接龍的腦力激盪,還有哪個孩子會想起走這段路程的辛苦呢?

‧溼滑的獨木橋,一根根擋路的倒木,得要握緊攀繩才能攀登的山壁……這一切都會激起孩子的鬥志,讓他們享受旅程。誰說小孩子只能走平坦的階梯步道?有挑戰的拉繩,才是好玩的路線。千萬不要一看到繩子,就不敢帶孩子去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