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玩遊戲學習更幸福
布偶插一腳 孩子玩出素養

文‧圖片提供/侯惠澤(臺灣科技大學教授、臺科大迷你教育遊戲團隊主持人) (2023/5/16)

 很多孩子喜歡玩偶,相信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中也有絨毛娃娃,甚至有些人即使長大了,仍會將最喜歡的絨毛娃娃放在床頭。然而,我們路過回收區,也經常看到上面擺了許多被主人丟棄的玩偶。

父母賦予玩偶角色

 玩偶往往是幼兒玩戲劇遊戲(扮演各種角色)時的重要媒介,也是孩子喜歡抱在懷中的夥伴。親子遊戲時,父母可以利用這些玩偶,讓它們扮演鮮活且有個性的角色,使孩子更投入遊戲,也令他的聯想更加豐富多彩。而這當中最關鍵的,就是父母親自參與這些角色扮演遊戲,為這些可愛的玩偶設定角色,並且替它們發聲,讓孩子感受到玩偶在遊戲世界裡的生命力,進而延展出更有創造力的劇本故事。

 我家裡頭有兩個「元老級」的絨毛娃娃,一隻叫「黃金鼠」,另一隻叫「咖啡白鼠」。

 我自兩個孩子幼兒時期起,特地規畫「爸爸遊戲時間」,並經常在這段遊戲時間,帶他們和兩隻娃娃鼠一起冒險、旅行或遊戲,久而久之,它們彷彿是我們的家庭成員,我們遊戲時,很自然的和它們互動。

 兩隻娃娃鼠不但有自己的身世與背景故事,也有不同的個性、語調與專長。逐漸的,孩子也開始自己和這些娃娃玩起各種有創意的角色扮演遊戲。

 某天的「爸爸遊戲時間」,兩個孩子開起「絨毛娃娃幼兒園」,那天的課程進度是教小班小朋友認識數字,學會數數。我拿著絨毛鼠寶寶扮演學生,提問好多問題,姐弟倆協同教學,不但講解課程內容,也回答學生的問題。

 令我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兩個孩子竟還能找一些教具(透明方塊等)來講解較難懂的概念。

 女兒用五個透明方塊教小寶寶數數字一到五,並且認識數字的意義,小兒子還出實作題給小寶寶評量練習。他們都十分盡力的想教會學生,不斷嘗試怎樣教才能讓還不懂數字的鼠寶寶明白概念,充滿耐心,扮演鼠寶寶提問的我也樂在其中!

玩偶激發孩子創意

 時間一天天過去,兩隻鼠寶寶長大成鼠先生鼠小姐,論及婚嫁。小兒子拿著他的小相機扮演攝影師,開設婚紗攝影公司,還忙著帶兩隻「新婚花鼠」出外景,去各個景點拍照,然後回來「攝影棚」繼續拍,甚至展示所有照片,讓新人一張張挑選,忙進忙出的真逗趣!一生一次的結婚竟遇到新手攝影師,難為花鼠夫婦了。

 兩個孩子也自己設計桌遊,邀請兩隻鼠寶寶一起玩這些遊戲。

 兩隻鼠寶寶已經成為我們家庭的一分子,陪伴我們度過愉快的親子遊戲時光,而孩子在這些充滿創意思考的角色扮演遊戲中,培養理解表達與活用知識的素養。

 雖然絨毛娃娃必須定期清洗,也要挪出空間收納,但它們對孩童的學習成長有頗為重要的意義,關鍵在於父母可否善用它們和孩子互動,而更重要的,是這些娃娃將成為孩子珍貴的童年回憶。因為這些不會老的玩偶,會讓孩子即使年老後,也能輕易的從它們身上,提取出當年和父母一起遊戲的溫馨回憶,而這些回憶是無價且可以安慰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