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成長路醫同行
抵抗病毒 規律運動比口罩有效

文/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圖/達志影像 (2023/5/15)

 「免疫負債」時期,各種病毒接連登場,父母和老師大多有這種感覺:感冒生病的孩子變多了。

 提升抵抗力方面,華人父母能想到的不外乎「吃、穿、罩」:吃,找偏方和營養品來吃;穿,衣服穿多一點別著涼;罩,戴口罩勤洗手。

 但從醫生的角度來看,吃天然食材遠比吞營養品重要;衣服多穿或少穿一件其實影響不大。至於戴口罩,是為了提供群體保護,對提升個人抵抗力並無助益。

 事實上,能提升免疫力的方式很多,但有一種總被輕忽,就是規律運動。

 俗話說「運動身體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不論兒童或成人,都應盡力達到平均每天至少執行心跳加速發汗的中強度運動一小時。除此以外,白天儘量不要坐、躺、趴,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

 這樣的標準,成年人很難達成,但孩子只要下課時去操場跑跳,體育課不被挪做他用,放學後不要窩在安親班寫功課,週末去親近大自然,其實是做得到的。

 哦,我已經聽到忙碌的父母在哀號,因為上班已經幾乎耗去大人所有精力,也沒空陪孩子運動。這真的是許多父母的心聲,然而下列的研究,希望能讓我們努力撥出時間,陪孩子運動。

每週超過三小時

 這篇發表在《兒科研究》(Pediatric Research)的研究中,波蘭華沙醫學大學買了一百一十隻兒童運動手錶,讓四歲到七歲的孩子戴上,記錄他們的活動,包含走路的步伐數、心跳呼吸頻率和睡眠時間。當然,最重要的目的,是記錄他們在觀察期間的感冒頻率及嚴重度。

 經過四十天的觀察,這項研究結果證實「運動身體好」這個假說:運動時間較長,較少坐躺趴的孩子,不僅感冒次數較少,即使生病,嚴重度也大幅降低。

 根據這篇研究,能有效提升抵抗力的最低標,是每週運動三小時以上。換句話說,只要每週運動超過三小時,就稍微能減少感冒的天數。另外,如果以走路的步伐數換算,孩子平均每天多走一千步,一個多月下來,感冒時間約可減少四天。

 這項研究也觀察各項與兒童感冒相關的因子,包含體重、家人抽菸、睡眠時間、手足人數等,相比之下,運動依然是預防感冒最重要的因素,占了百分之四十四。令人驚訝的,是睡眠居然對預防感冒沒有幫助,不過從圖表上看,這些波蘭孩子大部分睡超過九小時,或許他們剛好都沒有睡眠不足的問題,才看不出影響吧。

減少發炎增抗體

 為什麼多運動可以提升抵抗力,進而減少感冒?原因有許多。

 規律運動的人,可以降低身體不必要的發炎反應,因此不論是氣喘或心血管疾病,都可以因規律運動而慢慢康復。運動習慣也能提升輔助性T細胞的功能,讓病菌入侵時,身體可有效產出淋巴球,進而對抗外來敵人。除此之外,運動員呼吸道分泌的黏液,也含有更多A免疫球蛋白(IgA),讓病毒在第一時間就很難入侵。以上這些都是運動提升免疫力的實驗室證據。

 當然了,運動對健康的好處,也包括暴露在陽光下,讓身體產生維生素D,以及讓孩子呼吸新鮮空氣,接觸有益的微生物等。這些因子雖然無法量化,卻是孩子少生病的可能原因。最後也別忘了,和家人朋友一起運動時的快樂情緒,能紓解各種毒性壓力,是促進健康的關鍵。

 《聖經》上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科學研究也證實:壓力指數上升,憂鬱情緒籠罩時,特別容易生病,抵抗力變差。

 希望父母看完這篇文章,都能記得讓孩子少生病少感冒的方式不僅「吃、穿、罩」,運動也能保健康,喜樂更是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