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學習更幸福
把生活變遊戲 買水果學關鍵能力

全球最新教育趨勢強調:關鍵能力的學習應與日常生活情境連結。越來越多學校重視「讓學生藉體驗各種生活情境,發表心得與發想創意」。在家庭中,也有越來越多的父母經常讓孩子參與更多家事服務與家庭決策,期望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更有參與感。
融入故事情節
然而,如何讓孩子參與這些有意義的活動時,不是流於形式上的規範,而是能夠自主自發還充滿樂趣呢?運用遊戲化的機制,可以讓生活常見的活動變成具有情節的有趣故事,也是一個又一個充滿樂趣的遊戲呵!
以採購水果為例。有一日的親子遊戲時間,我和八歲的小兒子發想編寫我們共創的可愛幻想生物「貝鳥」的生態系,這當中包含貝鳥喜愛的水果。
在我和孩子編寫的故事當中,貝鳥只有逢年過節才會買昂貴的哈密瓜剖來吃,而對大多數貝鳥來說,吃哈密瓜是件很奢侈的事,於是,販售瓜果的「瓜貝鳥」往往賣不掉攤位上最貴的那顆哈密瓜,只好留下來自己吃。
這個故事讓我們想和貝鳥一樣:用最低的預算,買到最香甜的哈密瓜。因此,我們為自己設定極有挑戰性的任務,就是「到水果行挑一顆很甜的哈密瓜,然後用覺得『物超所值』的金額買下它」。
可分階段進行
我們把這項任務分為三個階段:進修練功階段、出發採購階段與品嘗考核階段,然後興高采烈的計畫,準備扮演貝鳥,上演「貝鳥買瓜記」。
在進修階段,我們請教家族中最會挑選水果的大師,也就是阿媽,請她口述挑哈密瓜的祕訣。
果真,阿媽傳授了好多祕訣,包含從哈密瓜的外觀、重量、觸感,挑出最符合我們理想的瓜,比如:紋路越密越甜;不要太硬,也不能太軟,要軟硬適中;不要挑到有凹陷受傷的瓜。有了這些「行前知識」,我們對完成任務更有信心了!
緊接著進入採購階段。我們迫不及待的衝向離家最近的傳統市場,市場裡的水果攤上陳列各種價位的哈密瓜。我們朝「中價位」的那堆哈密瓜走去,因為遊戲目標是「希望以平實的價位,買到一顆好瓜」。
這時,最高難度的挑戰來了!乍看之下,每一顆哈密瓜的外觀都差不多,怎麼從當中挑出最棒的那顆呢?我們拿出大師的祕訣,逐條檢驗,一一排除,最後有兩顆瓜列入候選名單。
兩顆瓜都很不錯,該挑哪一顆?我們左右為難,最後決定把選擇權交給命運,於是隨意捧起一顆走向老闆。想不到這顆瓜重量不輕,我們付給老闆的錢仍然高於預期的數目,只能默默期盼,它的滋味可以虜獲全家人的心,獲得好評。
廣邀家人參與
整個遊戲活動最充滿樂趣與刺激的時刻,就是最後的考核階段──吃瓜點評大賞。我們把哈密瓜放進冰箱冰鎮;晚餐後,切了瓜,迎來最終的品嘗時刻。經過全家成員的評分,所有人都無異議,一致表示這哈密瓜非常可口香甜。我和小兒子無比興奮,兩人都好有成就感。
這個遊戲化活動,不僅讓孩子參與家庭採購活動,促進祖孫與親子關係,更學到水果相關知識與實用的挑選哈密瓜技能。從此以後,孩子更愛參加家庭水果採購,也認識更多水果的挑選技巧。
對我而言,即使買來的哈密瓜不甜,能和孩子出任務一起挑水果,心中就已經無比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