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善用心理學學習加分
提高學習效率 從考卷下手

文/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圖/達志影像 (2023/1/10)

 如果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你會怎麼做?

 很多開明的父母會以關心取代苛責,甚至不責備孩子為什麼沒有獲得理想的成績。如果你正是這樣的父母,建議你可以再進一步,因為孩子不一定知道「父母在意的是我有沒有學到知識,而不是有沒有獲得好成績」。

 孩子考試成績不如預期,如何陪伴他改善?

步驟1 檢視準備方式

 你同理孩子時,我鼓勵你還要陪孩子檢討,了解考試失利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有些孩子之所以沒有得到好的分數,是因為他根本沒有盡心盡力的準備;有些孩子則是因為能力不足。

 雖然有許多可能原因,但孩子很容易產生一個錯誤的歸因,就是認為自己努力了,但無法得到好的成果,那以後還是不要努力好了。如果孩子有這種態度,你可以先帶孩子檢視一下他做了哪些努力,然後問問他,有沒有哪些部分是他覺得可以做得更好的。雖然我們很難判斷他是否夠努力了,但從反省的過程,可以找出是否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步驟2 針對弱點加強

 每個孩子在學科學習上的問題不一樣,但就算你沒有專業知識,只要多看幾張孩子的考卷,大概也能推測出孩子在哪些地方比較容易出錯。倘若你真的沒有辦法判斷,請向老師尋求協助,相信他們會樂意幫忙的。

 針對孩子容易出錯的地方加強,有幾個好處:

‧效率比較高:因為只加強比較容易出錯的部分,需要的時間就比較短。

‧較易累積成就感:原本的表現較差,當特別付出努力時,更容易進步,也就比較容易有成就感。

 如果孩子的問題比較嚴重,那麼恐怕不大容易獲得改善。這時,你必須安排比較長遠的改善計畫,讓孩子在壓力比較小的情況下,依照他的步調前進。寧願走得慢,也要走得踏實,否則會揠苗助長,反而效果不好。 

步驟3  設定階段目標

 制定解決方案後,也要設定對應的階段目標,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這樣的正向反饋很重要,因為可以檢核改善的成效,也能強化他的學習。因為有時候,進步不一定能即刻反映在考試成績上,如果直接把考試成績當作指標,可能會感到挫折。

 如果孩子長期成績不佳,已經缺乏自信,你可以刻意設計一些門檻低的指標,讓孩子因此受到鼓舞,會更有動力繼續學習。

步驟4  定期檢核成效

 如果你和孩子制定的改善方案有效,孩子的狀態也會改變,那麼繼續用同樣的作法就不一定合適了。所以,定期檢視孩子的狀態,並且調整作法,孩子才有機會持續進步。

 前面介紹的方法,對多數孩子有幫助;但是,如果孩子有學習上的困難,例如各種類型的學習障礙,就必須先處理孩子的學習障礙,否則會遭遇更多挫折。如果你發現孩子非常努力,但成績一直沒能突破,可能是孩子有先天的學習障礙。雖然障礙不一定能夠完全消除,但是認清事實,可以調整心態,也能緩解孩子的學習壓力。

 除此以外,孩子也很有可能對某些學科就是完全沒興趣,至少他們當時是這樣認為的。

 這真的不是世界末日,我們沒有必要因為孩子對某種科目不感興趣,就否定他的其他價值。

 針對這些學科,你可以和孩子溝通,設定一個比較低的標準,並且鼓勵孩子把時間和精力投注在其他感興趣的事物上。總之,千萬不要因小失大,從原先只對某種學科不感興趣,演變成完全喪失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