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師橋有愛無礙
停課不停學協助孩子有效學習

隨著疫情延燒,因應國內疫情警戒升級,教育部宣布全國各級學校及公私立幼兒園停課不停學,許多家長聽到訊息後,趕緊張羅讓孩子能遠距學習。
對老師和爸媽來說,如何安排以獲得最佳效果,無疑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我接到住臺北的兒子、媳婦情緒緊繃的求助電話,因為家中兩個孩子一個國小三年級,一個幼兒園中班,立即面臨居家學習的考驗。我鼓勵家人切勿自亂陣腳,因為大人的情緒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狀態。
防疫期間的學習,必須配合學校運作按表操課,同時將標準放低,以避免衝突、維護親子關係為優先。一家人建立共識以後,運作四週下來效果不錯,分享如下:
安排每日談心時間
爸媽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感覺和需求。孩子跟爸媽一樣,長時間待在家裡,每天聽到媒體對疫情感染、死亡的負面報導,數量之多令人焦慮萬分;孩子又會因為與好朋友、老師、教室的分離而情緒低落。
父母可以每天安排一些時間和孩子談談天,允許他提出任何天馬行空的想法,化解他沮喪的情緒。
新冠肺炎疫情是每個人正面對的事,所以必須讓孩子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只要以平常心面對及高度的預防,不用無端的害怕。
親子規畫學習課表
好的學習規畫,可減輕爸媽跟孩子彼此的壓力。我們可以試著把孩子當作「合作夥伴」,一起討論每天的學習方案,這樣孩子也會理解爸媽每天要忙哪些事情。
讓孩子學到:「如果好好的規畫一天,並且按照計畫做,不但可以有玩樂的時間,同時能把該做的功課做完。」這是一種習慣和觀念的養成,孩子應了解,玩樂其實就像是間歇運動,適當的穿插在靜態學習中,反而能產生更大的學習效能。
打造良好學習空間
因為疫情嚴峻,孩子們不能回到熟悉的校園,生活中的「例行感」突然消失了,孩子自然會感到很失落。此時爸媽可以安排學習時間,重新引入他們的生活,讓孩子擁有一個「可預期的學習計畫」,不僅可以使生活更易於管理,也可以消除一些心頭的緊張感。
如果空間許可,最好確保孩子有一個專屬的學習空間,這地方要和他放鬆的區域分開,例如不要有床鋪、玩具箱等。為了讓他喜歡在這裡學習,也可以鼓勵他動手製作海報來布置屋子,鼓勵他發揮豐沛的美感和創造力,使他喜歡用心裝飾的學習空間。
隨時關注學習狀態
「遠距學習」最大的缺點,就是長時間盯著螢幕實在無趣,就連我們成人開遠距會議時都很容易分心,更何況是小孩呢!尤其在碰到技術問題,例如網路斷訊、影像或聲音品質不佳,都會影響學習效果。
爸媽最好能輪流抽空來看他們上課的狀況,觀察孩子的眼睛是否有跟著畫面移動?是否和老師有互動,還是發呆放空?課程結束後,也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來確認孩子是否聽進去了。提醒爸媽,只能發覺問題再設法改進,千萬不要動怒,以免造成孩子很大的壓力。
安排足夠休息時間
請確保孩子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讓他們離開坐位動一動。爸媽可以像在學校那樣,以鬧鐘安排下課時間,鼓勵孩子看看屋內盆栽或吃個小點心、做一做簡易瑜伽等,避免整天盯著螢幕。
許多孩子會誤把這段「休息時間」拿來當作玩手機遊戲的時間,這樣更易造成眼睛傷害。
家長務必要幫助孩子適時離開螢幕,做做眨眼、緊閉眼等眼球運動,真正讓眼睛放鬆,才不會失去休息的意義。
在點心的安排上,儘量避免垃圾零食或油炸食品,最好是水果、溏心蛋等原型食物,有益孩子的健康,同時能提升身體免疫力。
總之,父母要保持冷靜、堅持信念,陪孩子一起認真防疫,這是我們當前的任務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