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AI應用 國研院啟動高效能開發平臺
全中運開幕4/19登場 4/3線上限量索票
第7屆青少年諮詢會 選出14名代表為學生發聲
公費留考簡章 六月下旬公告
北市「鮮奶週報」4/14上路 逾18萬學童受惠
衛福部表揚184名社工 林萬億獲特殊貢獻獎
北市將改善國高中學生置物櫃 預計三年六億經費
竹市托嬰中心照顧不當 勒令停業
很多孩子喜歡玩偶,相信許多人的童年回憶中也有絨毛娃娃,甚至有些人即使長大了,仍會將最喜歡的絨毛娃娃放在床頭。然而,我們路過回收區,也經常看到上面擺了許多被主人丟棄的玩偶。父母賦予玩偶角色玩偶往往是幼兒玩戲劇遊戲(扮演各種角色)時的重要媒介,也是孩子喜歡抱在懷中的夥伴。親子遊戲時,父母可以利用這些玩偶,讓它們扮演鮮活且有個性的角色,使孩子更投入遊戲,也令他的聯想更加豐富多彩。而這當中
「免疫負債」時期,各種病毒接連登場,父母和老師大多有這種感覺:感冒生病的孩子變多了。提升抵抗力方面,華人父母能想到的不外乎「吃、穿、罩」:吃,找偏方和營養品來吃;穿,衣服穿多一點別著涼;罩,戴口罩勤洗手。但從醫生的角度來看,吃天然食材遠比吞營養品重要;衣服多穿或少穿一件其實影響不大。至於戴口罩,是為了提供群體保護,對提升個人抵抗力並無助益。事實上,能提升免疫力的方式很多,但
最近看了一齣關於日本小學補習班的日劇《二月的勝者》。劇裡的補習班分校長有一句名言:「金榜題名的條件,是父親的財力和母親的瘋勁。」大家或許覺得荒謬,但仔細想想,好像真的是這樣。不過,這齣戲鋪陳劇情的方式其實沒那麼冷血,而會看到各種讓孩子燃起學習熱情的做法。做法一 投其所好劇中一個小男孩,成績不大好且學習狀況不佳,本來他爸媽打算放棄,不讓他繼續去升學補習班了,但補習班老師發現小男孩對
晨晨的小手緊抓著樹根,小腳踩在黃土山徑上,「嘿!」奮力的一叫,跨上這個和她胸口齊高的坎。在微風習習的午後,已經好一陣子沒其他山友和我們擦肩而過,彷彿這座山只有我們一家人。走在腰繞(繞著山腰)的山徑上,晨晨一邊嘗試用她的方式度過地形,一邊用稚嫩的聲音向我和妻子說明她選擇的踩點。「我的策略,是先走到右邊那一顆大石頭,再踩著樹根,往那邊(左側)走,就能通過了!」不知什麼時候,晨晨
醫療工作壓力頗大,許多醫護人員會在工作之餘做些運動,甚至組織同好社團,以各式各樣的活動紓解工作壓力。前陣子,在醫院團康室瞥見一群同事整齊畫一的比畫動作,仔細一看,原來他們在打太極拳,懷念之情油然而生。那是我剛成為大學新鮮人的時候,對各種活動充滿好奇與熱忱;剛好體育課有太極拳班,於是我興致勃勃的報了名,還順便加入社團。不同於公園裡長輩優閒打拳的景象,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訓練,是炎夏季節,在校園林
現今世界有各種媒體傳播大大小小的訊息,還有人工智慧生成海量資訊,我們往往需要更強的辨識、歸納、統整、驗證與分析能力,才能夠正確且成功的運用資訊解決問題,而「有脈絡的分析大量資訊」是關鍵技能。如果能藉由學習活動,讓學童在複雜的資訊脈絡中找到規律,進行邏輯思考與分析,則可以培養他們對於科學探究與科技研發的基礎思維能力。用紙和筆創造益智天地學校課程已經越來越強調這一方面的探究實作,如果家
聽到「腸病毒」,很多人直觀的以為染上這種疾病的人會腹痛拉肚子,其實並非如此。腸病毒的「腸」字,僅代表致病的病毒屬於糞口傳染,病毒藉由不乾淨的手,從嘴進入肚子,然後順著血液跑到身體各地方搗蛋。簡單的說,腸病毒在人的肚子裡不作怪,不會產生腹瀉、肚子痛、嘔吐等症狀,大家千萬別誤會。種類多恐反覆感染腸病毒是個大家族,總共七十多種型別,但不是每一種都很凶猛,甚至大部分腸病毒其實很溫和,症狀不
最近,人工智慧議題十分熱門,從繪圖的原創性爭議,到驚訝聊天機器人幾乎可以像真人一般用文字溝通,甚至通過頗有難度的測驗。從前科幻小說家的想像,和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相似。這樣的劇變,樂觀的人可能覺得能夠親身感受乘著新時代浪潮前進的暢快,實在是與有榮焉;悲觀一點的人也許認為這將是一場文明浩劫,畢竟人工智慧無法替代人類的洞察力和人情味──想像一下:如果整份報紙的文字都由人工智慧產出,那麼即使字字
最近看到兩篇文獻,探討嗜吃甜食和垃圾食物究竟算不算「成癮行為」。其中一篇文章,來自美國密西根大學的心理學家Ashley Gearhardt教授,她將菸草成癮的定義,對照嗜吃甜食和零食而無法自拔的行為模式,證明喜歡這兩種東西的人其實有一模一樣的成癮症狀。以「菸草成癮」為例,抽菸的人會感覺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驅使他去找菸來抽(compulsive use),抽菸時覺得平靜快樂(psy
給孩子《國語日報》,他們就直接翻開漫畫版,還須鼓勵他們讀漫畫?還要我們和孩子共讀?這是大多數父母聽到「也要鼓勵小孩讀漫畫」時的反應,當然……還伴隨著一臉的不可置信。我沒開玩笑。漫畫也是重要的閱讀素材!擔心小孩只讀漫畫的人,可能沒完全理解漫畫的價值。以下是小小的體驗。A 讓小孩讀漫畫?B 讓小孩讀漫畫?C 讓小孩讀漫畫?看到A、B、C三個版本,我們各接收到什麼訊息?不妨也猜猜:作者在什麼情況下會安排A,什麼情況下是B,什麼情況下是C?有趣吧?同樣一句話,而且版本B和版本C不過比版本A多了框框,但讀者對文字的理解就大大不同了。我接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