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前線
鯊魚也愛吃素食?

鯨鯊往前游並同時張開大嘴,將海水和眾多獵物一起吞入。
一講到鯊魚,往往以為牠們「無肉不歡」。不論是大啖哺乳類和魚類的大白鯊,以貝類和頭足類為主食的虎鯊,甚至是以小型海洋動物(如磷蝦、浮游動物等)飽腹的鯨鯊,鯊魚家族可說是海中最優秀的獵食者。
最近有些關於鯊魚的研究令人跌破眼鏡:有些鯊魚不只愛吃肉,連海草和海藻也是來者不拒,原來牠們是雜食動物。哪些鯊魚有這種可葷可素的飲食習慣呢?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科學家推測鯨鯊會吃馬尾藻。
鯨鯊 大肚能容馬尾藻
有世界最大魚類之稱的「鯨鯊」,一直以來都以高速的獵食方式出名;透過向前游動讓海水流入口中,浮游生物、磷蝦、小魚等食物留在嘴裡,海水則透過鰓裂(鰓的開口)排出。
然而,生物學家在解剖鯨鯊時,發現腸道內竟有海藻,而且出現的頻率和數量,已經多到無法用「意外吃下」來解釋。科學家不禁假設鯨鯊具有分解和消化海藻的能力,所以才「主動」吃下這麼多海藻。
一篇今年發表的研究中,科學家分析鯨鯊真皮組織各種「氮同位素(不同種類的氮原子)」的比例。氮元素是「必需胺基酸」的組成元素,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分子,必需胺基酸是指動物體內無法自行合成的胺基酸,因此只能從食物中獲取。
生物體內有「氮十四」和「氮十五」兩種氮原子,前者較容易代謝流失,後者則會比較容易累積在生物體內。當一個動物體內的氮十五含量越高,代表牠的營養階層(食物鏈的位置)越高。
研究顯示,鯨鯊的營養階層和以藻類為食的磷蝦相近,甚至低於寄生在鯨鯊身上的橈足類(寄生屬於次級消費者);除此之外,鯨鯊真皮也含有大量的「花生四烯酸」,這種物質只出現在一種名叫「馬尾藻」的海藻。推測鯨鯊吃下一定數量的海藻,體內的花生四烯酸很可能就是來自馬尾藻。
窄頭雙髻鯊,不但是優秀獵食者,也是海草愛好者。
窄頭雙髻鯊 熱愛海草
生活在墨西哥灣的「窄頭雙髻鯊」雖然是頂級的獵食者,生物學家卻在牠的腸道中發現大量消化過的海草;甚至當研究人員用海草做的魚餌餵窄頭雙髻鯊,這些鯊魚竟然會主動游來把魚餌吃掉。
為了弄清楚這些鯊魚是不是真的會吃海草,生物學家決定透過控制飲食的方式來找出答案。研究人員為窄頭雙髻鯊精心配製特殊餐點,餐點中有少量魷魚,百分之九十是做過標記的海草,這樣就算海草被消化分解掉,還是可以知道鯊魚吃掉多少海草。
經過三個星期的「高纖飲食」,這些鯊魚不但沒有因營養不良而變瘦,體重還上升百分之六;更在腸道中發現專門分解澱粉和纖維素的(酵素),證明牠們確實有消化海草的能力。最關鍵的證據是在這些鯊魚血液和器官中,檢測出大量原本出現在海草裡的碳元素,確認窄頭雙髻鯊能夠消化吸收海草。
不論是鯨鯊或窄頭雙髻鯊,吃素的習性都讓牠們在生存上更有優勢,畢竟當沒捕到獵物的時候,還有不會逃跑的海藻或海草可吃;在變化莫測的海洋,「葷素皆可」的飲食習慣,讓這些巨大獵人不怕挨餓,也更有能量面對各種挑戰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