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特搜戰隊
治療傷口 用電的!

小時候,我喜歡睡前先關燈再脫毛衣,因為毛衣摩擦容易產生靜電,發出劈啪聲,有時還會閃光;假裝自己變身超人,這大概是我做過最接近對外放電的事了吧!人雖然沒辦法向外放電,但是對內可以,身體裡的肌肉細胞和神經細胞天天都在放電。
醫生幫病人測心電圖,測的是心臟肌肉收縮時放出的電。冬天我們摸鐵欄杆,冰的感覺瞬間從手指送到大腦,讓大腦察覺「好冰」,這個動作靠的就是沿著神經細胞傳送的電。身體裡放的電比插座裡送的電弱得多,但仍然足夠讓肌肉或神經細胞發生變化。
醫護人員能看心電圖診斷病情,我們能感覺冰冷,身體裡放的電扮演重要角色。
細胞受電刺激
活化變身
用電刺激細胞後,它們像是被電啟動開關,活化變身,開始做特別的事,一段時間後才恢復原樣。像是肌肉細胞被電後會用力收縮,神經細胞被電後會把電傳給其他細胞,然後在極短的時間恢復原狀。
人類身上只有肌肉細胞和神經細胞會受電控制,身體裡的其他細胞都做不到。不過科學家發現細菌也會這一招。要測量人的細胞會不會受電刺激因而改變,科學家拿一根很細的電極貼著細胞來測量。不過想要測量更小的細菌,就必須換方法。科學家用特殊的螢光染劑,讓細菌受電刺激時會發出螢光,這樣就不須電極,只要把細菌放在顯微鏡底下觀察即可。
科學家拿人類皮膚上都會出現的表皮葡萄球菌來測試。他們把細菌放在一般不酸不鹼的中性環境裡,用微弱的電刺激,看它們會不會有反應。結果細菌像是睡著了沒動靜。
在酸性環境中被電擊,細菌會發亮。
有人想到皮膚表面有酸的分泌物,細菌感受到的環境應該是酸的。於是他們把細菌放在酸的環境裡測試,結果發現電擊它以後,細菌像小燈泡一樣發亮,而且持續好幾分鐘。
細菌真的會在接收到電訊以後,改變自己的行為吔!
電極貼片能抑制細菌生長。
阻止細菌生長
持續電擊
在證實細菌對電有反應後,下一步要看皮膚上的細菌被電後會做什麼事。
科學家發現如果電了細菌,它們會暫停生長。如果一直電擊它,就能持續阻止細菌生長。他們找其他會從皮膚入侵的病原菌來電,發現都有類似現象。根據結果,這群科學家設計一種用來治療皮膚上傷口的電極貼片。正常皮膚表面是酸的,但是受傷後會變成中性。貼片會放出酸,保持皮膚的酸性,然後放電。
科學家在實驗豬的皮膚上加病菌做測試。結果沒貼片的豬皮上長滿病菌,有貼片放電的時候,皮膚上乾乾淨淨,細菌沒辦法長成侵略大軍。
傷口感染有時候很難治療,碰到有抗藥性的細菌時,用抗生素也沒效。現在有新方法──用電擊的,就算不用藥,也能抑制細菌生長,讓人類多了一項對付細菌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