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交通行為科學
飛機尾雲影響全球暖化

文.攝影/鄭羽哲(臺灣大學土木系交通工程組碩士) 圖/柯欽耀 (2022/10/22)

 晴朗的天空中,有時可看到高空的飛機拖著長長的白色尾巴,給一望無際的天空增添變化。然而,近年來科學家卻想方設法努力減少這個現象,原來飛機留下的長尾,竟也是全球暖化的幫凶,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高空凝結尾雖然美麗,卻也會加深全球的溫室效應。

凝結尾 高空的人造雲

 飛機航行常會飛到八千到一萬一千公尺的高空,高空的氣溫常低於攝氏零下四十度。飛機發動機會排放出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質的高溫廢氣,廢氣中的微粒或灰塵遇到潮溼的冷空氣會變成冰晶,周遭的水氣也隨後「黏上」,形成條狀雲。

 這種形狀像卷雲的人造雲,以生成位置和形態命名,被稱作「高空凝結尾」。因為是人造雲,只要溫度、溼度滿足生成的條件,不分日夜都可產生;如果風速不大,高空凝結尾甚至可存在長達數個小時。一架飛機飛過天空,至少產生兩條凝結尾,如果發動機數量越多,產生的凝結尾也就越多。

波音七四七有四個發動機,同時會產生四條高空凝結尾。

雲朵 暖化幫凶之一

 溫室氣體會造成地球暖化,原因是溫室氣體會將要輻射逸散回太空的熱能,留在大氣層內,導致氣溫上升;然而,白白的雲朵對暖化也有很大的影響。大氣中的雲,可以擋住陽光的熱能,卻也阻擋地表熱能輻射回太空,將其再折射回地面。

 由於飛航活動日夜都有,凝結尾自然也是白天晚上都會產生,因此本可在晴朗夜間輻射回太空的熱能,會被凝結尾生成的雲層折射回地表。

 凝結尾帶來這種類似「保溫瓶」效果的影響有多大?根據推估,全世界民用飛機排放的廢氣,對全球暖化的影響幅度約占百分之二,加上凝結尾,將增加到百分之五,凝結尾加速全球暖化,影響不容忽視。

不論白天夜晚,高空凝結尾都會將熱能反射回地表。

耗油 另類降溫策略

 如何才能減少凝結尾?前文提到,凝結尾因環境的「溼度」和「溫度」兩個條件造成,而天空的航道空間非常有限,為了減少凝結尾,規畫飛機航班作業的簽派人員想出「變化巡航高度」的方式。

 一般飛機是依據天候、高空風速、飛機載重等因素決定飛行高度;通常飛行時間越長,機身因燃料消耗而重量減輕,適合的巡航高度會逐漸升高。要避免產生凝結尾,巡航高度就必須降低,高度越低,氣溫就越高,自然較不容易產生凝結尾。

 不過降低巡航高度,外界空氣的密度變大,會使飛機油耗略微增加。根據航空工程師的精算,只要飛航高度降低到燃油損耗增加約百分之一的情況下,凝結尾生成的機率就可減少三分之一。

 雖然飛機油耗變多會排放較多的碳,卻可減少帶來升溫效果的凝結尾,「增加耗能」反而降低溫室效應。在減少溫室效應的大目標下,未來或許看不到飛機把藍天當畫布的美麗情景;如果有看到凝結尾,記得看看是什麼樣的天氣,能讓飛機在天空留下一道道雪白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