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眼不見真菌
藏在我們身旁的真菌

文/黃俞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圖/Forest (2022/10/10)

平均在一個美國家庭內可採集到兩千種真菌。

 本文介紹居家生活常見的真菌,可別以為是菇類美食,這次的主角們是一群隱藏在生活周遭環境、眼睛看不到的真菌,特別是那些令人頭痛的發霉元凶。

家中有多少種真菌?

 想像一下,我們在家中呼吸的每一口空氣,究竟會吸入多少真菌的孢子?觸碰家具或日用品,會沾上多少真菌?

 美國科學家透過公民科學計畫,提供取樣用的棉花棒給一般民眾,請他們在對外的室外門框和室內門框上,分別塗抹取樣,總共調查了全美國一千兩百個家庭,將採集到的真菌進行基因分析,發現平均每個家庭室內有兩千種不同的真菌,而且真菌種類比室外還多。

 研究團隊進一步發現,家庭內的真菌菌相組成和室外環境有關,也就是位在同樣地理氣候環境的家庭,會擁有相似種類的真菌。

發霉的橘子上的青黴菌屬真菌,其無性繁殖構造像是掃把。

生長在食物上的真菌

 空氣中的真菌肉眼看不見,但造成發霉的真菌想必大家都看過,例如橘子發霉,表面出現綠色的粉狀物,其實就是青黴菌的分生孢子。

 「青黴菌屬Penicillium」真菌的無性生殖構造在顯微鏡下看起來是掃把狀,掃把尖端處長著成串圓圓的分生孢子,每個分生孢子直徑大約只有一到兩微米(一微米等於一百萬分之一公尺)。它們在橘子表面聚集成肉眼可見的綠色粉狀物,代表有成千上萬數不清的孢子。當這些孢子飄向空中,落到另一顆橘子上就會發芽、生長,讓其他橘子也一起發霉。

 麵包是另一種容易發霉的食物,發霉麵包長出的黑色黴菌,叫做「黑麵包黴」。這是「黑黴菌屬Rhizopus」的真菌,用顯微鏡可以看到黑色圓球狀的孢子囊,每個孢子囊內有無數個孢子。

 除了黑麵包黴,也有其他不同顏色的黴菌,包含青黴菌屬、鏈格孢菌屬、麴菌屬、枝孢菌屬等,這些也是空氣中常見的真菌。當空氣中的孢子落在麵包上,加上環境潮溼,就會讓黴菌在麵包上迅速生長而造成發霉。

 不同地區或不同成分的麵包,可能會有不同的真菌種類,讀者有機會可以採樣比較,看誰家麵包上的真菌種類最多。

麵包上的黑黴菌屬真菌,孢子在孢子囊內。

居家環境真菌與健康

 真菌喜歡潮溼、溫暖的環境,浴室和廚房是家中最適合真菌生長的地方,除了麴菌屬、枝孢菌屬和青黴菌屬,常出現在水槽、窗框的矽膠封條上或是潮溼牆角的黑色黴點,則可能是「紙葡萄穗黴孢菌(Stachybotrys chartarum)」所造成。

 居家環境的真菌不只影響美觀,更有害健康,像是大家熟悉的香港腳,就是真菌感染造成;許多真菌的孢子是人體的過敏原,會使有過敏體質和氣喘的患者產生不適;對環境中真菌免疫能力較低的患者,更可能是致命威脅。

 除了直接感染造成疾病,有些真菌會產生真菌毒素,有些毒素會使人體急性中毒,有些則是會慢性中毒,人體如果長時間暴露其中,可能會使器官慢慢衰竭或增加致癌風險。

 為了我們的健康,居家環境要時常保持清潔、乾燥和空氣流通,這才是避免黴菌滋生的最佳方法。

浴室的潮溼處出現的黑點,有可能是紙葡萄穗黴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