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1點看新聞
糖蜜酒精 有沒有比較厲害?

從去年的防疫新生活到今年的三級防疫警戒,消毒手部的藥用酒精,已經成為公共場所與個人居家的必需品。
除了酒精,酒精溼紙巾、噴霧罐、感應式消毒機等周邊商品也搶手,占據超商與百貨中最顯眼的貨架。
在這波防疫商機中,出現了標榜最高等級的「糖蜜發酵乙醇」。宣稱它是利用「食用級」的糖蜜釀造,噴在手上溫和舒適,不像其他便宜的劣質酒精會刺激肌膚。
原來酒精有分這麼多種嗎?每天都被我們捧在手掌心的藥用酒精,是怎麼製成的呢?
酵母菌會吃下醣類並代謝出酒精,是釀酒不可或缺的微生物。圖/達志影像
酒到酒精 依序加工
酒精(也就是乙醇),是特定酵母菌代謝醣類的產物。就像人類透過吃東西獲取能量,這些酵母菌則是攝取醣類,並排出酒精與二氧化碳,汲取消化過程中產生的能量。
也就是說,普遍含有醣類的植物組織,都能透過酵母菌的「代謝過程」來釀酒,像水果、甘蔗,以及各種含有澱粉的五穀雜糧等。
像啤酒或葡萄酒這些源自植物的釀造酒,其中的酒精濃度大多不到百分之二十;蒸餾後,才能產出濃度在百分之四十至五十的烈酒。
再進一步萃取與純化去除酒中的雜質,就能變成濃度百分之七十五的藥用酒精。也就是說,我們喝進嘴裡、噴在手上的酒精,在製作方法上並沒有什麼區別,比較適合的說法是不同階段的產物。
主要工法 醣類發酵
去年疫情爆發時,臺酒公司就在農委會的協助下,利用公糧糙米,釀造國產濃度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成品甚至會有淡淡米香味;同時,臺糖利用糖蜜產製的酒精全力支援。
「糖蜜」是在製造砂糖的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棕黑色黏稠物,可以拿來食用或釀造酒精。換句話說,平常在超商就能買到的罐裝消毒酒精,大部分都用這類食用級原料製成。
在化學工業上,酒精還可以用乙烯或二氧化碳來合成。不過,前述的微生物醣類發酵法成本低廉,也方便大量生產,所以仍然是主要的供貨來源。
因此,所謂「植物性食用級糖蜜酒精」,其實並不如其名稱聽起來那麼高貴稀少。甚至可以說,要買到「非植物性」的酒精或許還比較困難。
糖蜜是製糖過程中的副產品,可再用於製作調味料、酒精、飼料等用途。圖/達志影像
酒精本質 並無二異
相較於其他藥物或食品,消毒用酒精成分相當簡單:乙醇和水。由於乙醇不論來自甘蔗、糙米還是乙烯,都是同一種物質,所以當我們把酒精噴在手上的感受或氣味不同時,只可能是因為其他添加成分,而和酒精無關。不過,只要是認證合格的酒精,本身的消毒效果都是一樣的。
最後提醒大家,酒精消毒只是沒有水源時的替代方案。真正的手部衛生還是得靠乾淨的水源,並確實用肥皂或洗手乳搓洗乾淨,千萬不要以為搓完酒精手上涼涼的,就萬無一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