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1點看新聞
水蠆在陸上生活
獨特的微刺晏蜓

蜻蜓是自然環境中相當凶猛的掠食者,牠們的成蟲會在空中捕食各種小蟲。蜻蜓小時候被稱為「水蠆」,大多生活在水中,捕食小魚、蝌蚪或小型水生昆蟲。
不過,今天要介紹的「微刺晏蜓」,可就和一般蜻蜓不一樣了,微刺晏蜓的水蠆竟然在陸地上生活,甚至會在陸上捕食,這倒底是怎麼一回事?
微刺晏蜓。
稀有神祕
微刺晏蜓行蹤成謎
微刺晏蜓是相當稀有的蜻蜓,只分布在臺灣與中國福建、廣東、浙江等地,目前科學家對微刺晏蜓的了解還不多。
在臺灣,每年八、九月,微刺晏蜓的成蟲會出現在低、中海拔的原始森林中,而且偏好在清早與黃昏的時候活動,偶爾可發現牠們在湍急的瀑布上方飛行。
詭異的是,過去從來沒有人看過牠們的水蠆,連牠們住在哪裡都不知道。甚至曾有蜻蜓學者花了八年的時間,在成蟲出沒的瀑布底下尋找水蠆,但也從來沒找到。
在苔蘚上活動的初齡水蠆。
意外發現
石頭下的初次相遇
時間來到二○一八年,專攻隱翅蟲的研究人員在一次野外調查途中,意外在石頭下發現一隻陌生的水蠆,在飼養羽化後,確認就是一直沒被發現的微刺晏蜓水蠆。
微刺晏蜓的水蠆,與一般水蠆的生態習性大不相同。研究人員雖在森林底層有坡度的緩流發現牠們,但這個緩流不僅水量很小,很多地方甚至斷流;除了沿線積滿落葉之外,水邊也長滿苔蘚。
初齡的微刺晏蜓水蠆會在苔蘚上方爬行;終齡的水蠆,則會躲在非常泥濘的落葉堆裡或枯枝、石頭底下。研究人員也在緩流上方突出的石塊底下發現大量蛻皮,這表示微刺晏蜓水蠆連蛻皮都不在水裡進行。
研究人員甚至觀察到,終齡的水蠆在晚上時會爬出來倒吊在葉子底下。雖然說一般水蠆在成熟後的確會爬出水面羽化,但當時在野外發現倒吊在葉子底下的個體,不僅不夠成熟,翅芽沒有膨大,也還沒有要羽化的跡象。
正在捕食麵包蟲的水蠆。
陸上捕食
顛覆水蠆形象
在實驗室中,研究人員參考野外觀察,為微刺晏蜓的水蠆提供衛生紙或是過濾棉讓牠們可以上岸,沒想到竟然發現牠們幾乎不會待在水裡,即使偶爾會看到待在水裡的個體,但通常已經死亡。
此外,牠們就連獵食也都在陸地上;受到威脅的時候,還會甩動長長的腹部驅趕敵人,這些行為都大大顛覆了我們對於水蠆的想像。
倒吊在葉子底下的水蠆。
踏破鐵鞋
昆蟲無限可能
雖然微刺晏蜓的水蠆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陸地上,但因為研究人員在野外找到的環境仍然算是水域,所以認為微刺晏蜓可能是一種「半陸生」的水蠆。
雖說在國外也有少數陸生或半陸生水蠆的案例,但微刺晏蜓可是臺灣首次發現的半陸生水蠆,除了是個有趣的發現外,也告訴我們昆蟲有無限的可能,可別拘泥了對大自然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