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科學1點看新聞
丁香 運動員的忌口香料?

文/許美智(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教授)
圖/柯欽耀、達志影像 (2021/9/29)

丁香味道強烈,在許多美食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

 丁香、胡椒、八角、花椒、月桂葉、肉桂、小茴香,都是料理中經典且常見的香料。在令人目眩的香料世界中,「丁香」這名字是不是看著好像很眼熟,但又有點陌生呢?

 丁香又名丁子香,是丁香樹的花苞,原產於印尼東部的摩鹿加群島(又稱香料島);中國的遼寧、山東、陝西等地也生產丁香。回顧中世紀的歐洲,它幾乎是貴如黃金的奢侈舶來品。

丁香的花乾燥後可作為香料、中藥使用。圖/達志影像

日常生活百物百用

 丁香最名聞遐邇的舞臺非「美食」莫屬,舉凡滷味的滷包、醃漬鹹酥雞的五香粉、搭配烤餅的印度咖哩、與牛排共舞的梅林醬,又或是風靡一時的磅蛋糕,從鹹到甜,處處有丁香作為最重要的調味配角。

 丁香在傳統中醫領域也沒有缺席,據記載,它有健胃、治療腹瀉、胃腸脹氣、口臭等功效;也運用在止吐、消炎、抗菌、防蚊等方面,應用的就是其中的揮發油成分──丁香油。

 丁香油常被混合在牙膏、肥皂、化妝品、香水與香菸裡;塗抹在牙齦上,則有舒緩牙痛的效用;也能配製成芳香精油、按摩油或焚香,用來舒緩壓力、放鬆助眠,或是驅趕蚊蟲、淨化環境。

 聽起來,丁香真是好東西,不過為什麼有些人說「運動員不能吃丁香」呢?

運動員不必太過擔心一般飲食中丁香香料的影響。

謹慎面對潛在雷區

 「運動禁藥」,是指可能被運動員用來增強體能表現、提高比賽成績的物質。這樣的行為,不僅在大眾眼裡有失「體育精神」,過量攝取藥物,也可能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運動員的血液或尿液,被驗出超過一定濃度的禁用物質,又無法舉證說明體內為什麼會有禁用物質,而且不是故意施用,就會依違反運動禁藥管制規定,被判決取消比賽成績,並禁止參加任何比賽二到四年。

 在這回奧運會中,引人注意的是丁香的成分之一──去甲烏藥鹼。由於去甲烏藥鹼有強心、血管舒張、讓選手比較不易感受到疲累等作用,因此,在二○一七年被世界反運動禁藥機構列入運動禁藥的清單內。

 這時候令人糾結的問題就來了,運動員能不能吃到含有丁香的食品呢?根據研究,連續三天,每天吃含八微克去甲烏藥鹼的科學中藥,並在服用期間採集多次尿液進行分析發現,尿液中去甲烏藥鹼的濃度極低,最高不過是每毫升零點六奈克,遠低於實驗室的陽性報告值(每毫升十奈克)。

 每一公克的丁香中,大約含有零點一一微克的去甲烏藥鹼。雖然目前還沒有針對吃下丁香後的尿液檢驗數據,但從相關的研究推論,吃下僅是調味用的丁香,導致違反運動禁藥管制規定的可能不大。

 想想看,由於丁香味道濃郁,烹飪時只需少量即可增加風味,這少量的丁香又經大鍋的滷汁稀釋;況且一般吃滷味也不會把整鍋滷汁喝下肚,進身體的量又更加稀少。因此,吃了作為調味配角的丁香,不用過於緊張呵!

 不過,如果是長期服用含丁香的中藥,或濃縮劑量的丁香製品,就需要特別注意了。如果你身為運動選手,在生活中擔心自己會「踩雷」,可以詢問醫師、藥師等相關專業人士,來獲得正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