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交通行為科學
飛機也有貓咪鬍鬚?

文.攝影/鄭羽哲 圖/柯欽耀 (2021/9/18)

 有沒有觀察過,飛機鼻子上有一些凸出來的小裝備呢?

 在空中飛行時,飛機仰賴引擎提供推力來獲得「速度」。當帶著速度的機翼切過空氣時,飛機就能獲得飛行所需的「升力」,讓自己能浮在空中。

 瑞士物理學家白努利發現,機翼的升力與流經的空氣速度息息相關,因此對飛行員來說,「空速」就成了飛行時必須嚴加注意的條件。

 比如在順風和逆風環境下,機翼所能獲得的升力大小不同,因此飛行員就要考量空速,調整引擎的推力,才能保持飛行穩定。

大型客機駕駛艙旁配置了多套空速管系統。

液體氣體 皮托管都行

 不過,在天上要怎麼測量飛機與空氣之間的相對速度呢?很多人會想到氣象臺的「風速計」,從風速杯的轉速就能換算出風速。

 但是,這種風速計在結構設計上,只能應付到十五級風(相當於時速兩百公里的風速),面對飛機動輒數百、上千公里的時速可說是小巫見大巫。那麼,飛機該怎麼做才能確實測量空速呢?

 在飛機還沒有發明的十八世紀,法國的水利工程師亨利.皮托發明了「皮托管」,用來測量河水的流速。 

 皮托管是一個只有單向出口的管路,使用時,管路的出口要朝向水流。當水對著皮托管口流動時,水會「沖」進皮托管裡面,我們可以測量這個沖進管路裡的壓力大小,並稱它為「動壓」。可想而知,當水流動的速度越快,這個管口所測量到的壓力也會越大。

 在皮托管的側面,還會再開一個讓水可以流入的孔。由於這個開孔的方向和水流動的方向不同,因此不會受到水流的快慢影響,而是能得到「靜止水壓」的大小,也稱為「靜壓」。

 透過「白努利定律」分析動壓、靜壓的關係,就能得知有多少壓力是「水的流動」造成的,也就能計算出水流的速度了!

 後來,科學家把這種分析方法應用到飛機上,就能透過皮托管得知飛機身旁的空氣流速有多快。因此,也有人稱它為「空速管」。

戰鬥機空速管通常位於飛機前方。

安裝位置 會與時俱進

 為了讓飛行員可以精確掌握飛機的空速,早期設計飛機時,會傾向把空速管放在駕駛員附近。

 新一代的客機設計時,為了操作的安全、穩定、可靠,則會在飛機周身配置多套空速管系統,以多重來源確保飛航安全。

 當飛機速度越來越高,還要考量飛機外形影響空氣流動的現象。因此空速管的設置,就要依飛機造形調整,好降低偵測時的偏差。

 二十世紀高速飛行的戰鬥機,空速管都設置在飛機最前端,以提供最精確的空速資料給飛行員。不過,隨著氣動力設計的精進,新一代戰機的空速管又回到駕駛艙的兩側,不再位於正前方了。

飛安關鍵 動靜壓系統

 如果沒有動、靜壓系統,飛機能飛嗎?其實歷史上,就曾經因為動、靜壓管路系統堵塞(例如高空的積冰、清洗作業未移除的保護膠帶),導致多次空難事故。

 因此,飛行員與維修人員,在飛機起飛前,會一再的檢查這些管路是否正常,以確保飛行安全。

 這些位於飛機機鼻兩側的皮托管系統雖然不顯眼,卻是飛行中不可或缺的必要裝備,簡直就像是貓咪的鬍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