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萬事萬物
漫長暑假怎麼過?
來個自由研究吧!

文/施奇廷 圖/達志影像 (2021/7/26)

 疫情不僅讓人只能在家遠距上課,也不能隨意出去玩。今年暑假,是不是讓人感到特別漫長又無聊呢?

 不過,這也許是一個可以好好觀察周遭環境、事物的好機會呵!日本的小學生在暑假期間,都會有個叫做「自由研究」的作業,正好可以做為我們學習的參考。

「甲蟲」是日本青少年自由研究的熱門題材。

生活周遭挖掘題材

 「自由研究」就是不限主題、形式,讓人自由發揮、探索,並記錄下來的作業。

 由於小學生移動能力有限,所以「自由研究」常見的主題都是從身邊開始,例如觀察家裡附近的動植物生態,或是利用一些容易取得的材料,進行自然科學實驗等。

 其中深受日本小學生歡迎的主題,就是「觀察獨角仙」了。日本的獨角仙是名為「大和兜蟲」的亞種,過去一般認為牠們是夜行性動物,每天日落之後,就會飛出來棲息在櫟樹上,從晚上到午夜數量逐漸增加,大約半夜兩點數量最多、活動最旺盛;天亮後就會全部消失,躲到看不到的地方睡覺。

柴田亮在小島涉老師協助下,更有方法的記錄了獨角仙的異常活動。圖/古室友

庭院植栽甲蟲異相

 在琦玉縣有一位名叫柴田亮的小學生,有一次在山口大學的小島涉老師寫的《我的獨角仙研究》中讀到:獨角仙白天似乎會聚集在白蠟樹上。

 對日本來說,白蠟樹是從臺灣、菲律賓等地引入的外來樹種。柴田亮家的院子裡剛好就種了白蠟樹,於是他從二○一九年暑假,開始了「白蠟樹上的獨角仙活動觀察」的自由研究。

 柴田亮每天觀察家裡白蠟樹上的獨角仙三到五次,還有不少觀察是在凌晨一點到四點進行,記錄獨角仙的數量和活動狀況。他發現,獨角仙的確會在大白天時,在白蠟樹上進行覓食和交配等活動。

改良方法重大發現

 暑假結束後,柴田亮將觀察結果寄給小島涉老師。小島老師對柴田亮確實又有條理的研究紀錄大感驚豔,並且從二○二○年開始加入了柴田亮的獨角仙研究。

 二○二○年,柴田亮在小島老師指導下做了更仔細的觀察:他用油性筆在獨角仙身上做記號,一共觀察了一百六十二隻個體,確認大部分的蟲是在夜間飛到家裡的白蠟樹上,一直停留到白天還持續活動;有些蟲甚至在樹上待了超過二十四個小時,這種活動模式跟牠們棲息在櫟樹上時截然不同。

 這個結果非常有趣,原來同一種昆蟲,會隨著棲息在原生種植物或外來種植物,而改變晝夜活動模式。

在臺灣白天不罕見的獨角仙,在日本成了亮點。

紀錄確實發表論文

 柴田亮和小島老師更以〈棲息於外來種植物影響了獨角仙的晝夜節律活動模式〉為題,在今年四月,將研究成果發表在重量級國際期刊《生態學》上,小學六年級的柴田亮名列這篇論文第一作者!

 小島老師說:「這篇論文所有的資料都是柴田同學所觀測取得的,他所寫的『自由研究』的報告文章寫得非常具有邏輯架構,文體已經和正規的科學論文體裁非常接近。我所做的,只是把文章直接翻譯成英文,所以把柴田同學放在第一作者的位置實至名歸。」

 至於「為什麼跑到白蠟樹上去的獨角仙會變成在白天活動呢?」這就是柴田亮在二○二一年暑假超期待的自由研究題目了。

 在周遭環境中,一定存在許多看似不起眼,但是非常有趣的未解之謎。讓我們像柴田亮同學一樣,發揮好奇心與洞察力,把它們發掘出來,讓漫長暑假變成最有趣的暑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