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視界
愛在馬糞中打滾的大貓熊

大貓熊熱愛馬糞。圖/古室友
十多年來,科學家注意到,無論是野地或動物園的大貓熊,都會莫名受到新鮮馬糞的強烈吸引。
牠們不只是單純前來嗅聞,還會一股腦兒把整張臉埋進去,然後躺下,開始在糞堆中來回打滾,最後甚至在全身塗抹上一層咖哩色的馬糞,模樣看起來享受極了。
對大貓熊這樣嗅覺優異的哺乳動物來說,會對非天敵的其他動物糞便展現高度興趣,這樣奇特的行為讓生物學家特別著迷。
新鮮馬糞 蘊含關鍵化合物
研究團隊發現,馬糞的新鮮程度是關鍵。只有十天內的新鮮馬糞,能引起多數大貓熊的強烈興趣。超過十天的馬糞,就只記錄到兩次大貓熊前來嗅聞數秒,不久就興趣缺缺的離開。
因此,研究團隊比較新鮮和不新鮮的馬糞成分上的差異,發現新鮮馬糞比乾癟的老馬糞多了兩類環狀的 烯類化合物(簡稱BCP)。
為了釐清這種化合物是否真是影響大貓熊奇特行為的「元凶」,研究團隊夥同北京動物園,以六頭圈養的大貓熊做實驗。
研究人員各給每頭大貓熊三堆牧草,一堆灑上BCP水溶液,一堆灑上脂肪酸,最後一堆則灑上純水,想看看大貓熊對三種牧草堆的偏好程度。
結果發現,只有加了BCP水溶液的牧草,會讓六頭大貓熊都前來嗅聞,並進一步表現打滾的行為。可見,馬糞中的BCP化合物,正是讓大貓熊上勾的誘人氣味。
越冷越愛 天寒時才逐臭
研究團隊還分析了紅外線攝影機的資料,驚訝的發現,原來在馬糞打滾的行為和「環境溫度」有關係。在三十八件野地馬糞打滾紀錄中,有超過九成,都是在環境溫度於攝氏十五度到零下五度之間發生;一旦環境溫度超過攝氏二十度,就沒有記錄到這樣的行為了。
而且不只是受吸引的次數,低溫也和打滾行為的持續時間有正向關係。因此研究團隊懷疑,是不是馬糞裡的BCP化合物影響了大貓熊對於溫度的感受性呢?
鎖死蛋白 寒冷訊號傳不出
由於大貓熊不能進行動物實驗,研究團隊透過實驗小鼠來進行測試。用通道連接攝氏二十八度和十度的兩個空間,發現施加食鹽水的小鼠,會遠離只有攝氏十度的空間;相反的,施加BCP化合物的小鼠,就在兩個空間之間來回探索,對於低溫的迴避行為消失了。
另外一組實驗,則將小鼠放在攝氏四度的寒冷空間中,只見添加食鹽水的小鼠都縮在角落、依偎取暖;施加BCP的小鼠則似乎完全感受不到寒冷,自在的走來走去。
原來BCP可以「鎖住」這些細胞表面負責感應溫度變化的蛋白質,讓寒冷的訊號傳不出去,小鼠或大貓熊也因此大幅降低對低溫的敏感度,更加不怕冷。
塗抹馬糞 讓貓熊不怕冷
有別於其他大多數熊科動物,大貓熊可不會冬眠,這群可愛的傢伙,寒冬裡還要繼續啃缺乏營養的竹子,才有辦法度過嚴峻的時節。
大貓熊有了馬糞這種天然的抗寒藥膏,感受不到寒冷,就能悠哉的在雪地裡繼續覓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