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成長路醫同行
新冠疫苗和傳統疫苗差在哪? 二之二

文/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2021/3/9)

 莫德納跟輝瑞疫苗是屬於mRNA疫苗。面對突變的病毒,mRNA疫苗機動性更強。這是新型疫苗比起傳統疫苗的第二個不同點。

 這段期間,我們時常在新聞上看到新冠病毒突變的消息,像是英國出現了變種病毒株,而南非則出現另一個變種病毒,然後巴西也有,加州也有,搞得人心惶惶。

 其實,病毒突變是天經地義的事,只要越來越多人得過新冠病毒,病毒為躲避人體的免疫抗體,必然會改變一些面貌,以免被抗體殺光光!過去這段時間的變種病毒,其實就是在應付人類的免疫攻擊,從過去、現在、未來,都會不斷的產生變種病毒,不需要大驚小怪。

 但病毒一直改變樣貌,會不會好不容易做出來的疫苗變得無效呢?答案是:有可能!但並不會那麼快失效。目前研究看起來,南非與巴西的變種病毒,似乎對現有的疫苗產生一些抗藥性的跡象,但大部分疫苗都還是保有充足的效果,暫時不需要擔心。然而沒有人能保證病毒繼續突變下去,疫苗會不會完全失效,這時候新的mRNA疫苗就展現它的優勢了。

 正如同前次所比喻的,mRNA疫苗就像是寫便條紙給身體,如果病毒突變了,mRNA疫苗的公司只需要將便條紙上的密碼改一改,六週後就可以開始生產新的疫苗,隨時走在時代最前端!當傳統疫苗還在揉麵團的時候,核酸疫苗機動性更強!

 第三個不同點是:新舊疫苗的副作用嚴重程度不同。

 以前傳統的疫苗打到身體裡,副作用大家應該都有一點印象。以流感疫苗為例,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左右的人會局部痠痛,百分之一的人會有一點輕微的發燒,大致上都是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不過我要跟大家預告,mRNA疫苗不管是輝瑞或莫德納,你要有心理準備,它的局部副作用強度遠遠高於傳統的疫苗。

 根據這兩家疫苗公司的臨床試驗結果,以輝瑞的疫苗為例——打完一劑之後,約有百分之八的人覺得施打的部位很痛;打完第二劑後更糟,百分之十六的人會發燒,百分之三十五的人會發冷,百分之三十七的人會肌肉痠痛,百分之五十二的人會頭痛,百分之五十九的人會全身無力……。

 除此之外,過敏休克的副作用約百萬分之四點五,比例雖然不高,但專家建議接種疫苗後最好在醫院待上三十分鐘,確認沒問題再離開;或選擇休假前一天傍晚再去打疫苗,至少隔天可以好好休息!

 「打疫苗的效力如何」是最多人詢問我的問題。

 其實,要先問你心中對「效果」定義是什麼。一般人對疫苗的基本要求,是可以保護接種的人不死亡、不重症,這是第一層效果;如果再貪心一些,希望接種的人連生病都不會發生,這是第二層效果;而最理想的狀況,是疫苗讓人不只不生病,還不具傳染力,出門可以不用戴口罩,回到必須化妝才能出門的年代,這三種效果的數字都不一樣。

 從現在的疫苗臨床實驗看來,要爬上第一層——接種的人不會重症,不會死亡,疫苗的效果是非常非常好,甚至可以到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一百。如果說保護接種的人不生病,那麼mRNA疫苗可能可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但牛津疫苗可能只到七成。

 至於達到最高境界,打完疫苗後不只不生病,還不具傳染力,目前看起來最難達成。以牛津疫苗為例,效果甚至僅兩成左右,而且數字隨著時間還會慢慢遞減。也就是說,我們對疫苗的期待最多是讓人不生病,但你的呼吸道可能還是會帶著少量的病毒,如果不戴口罩,將病毒傳給沒打過疫苗的人,依然害人不淺。

 最後回答許多人最關心的問題:到底什麼時候可以出國旅遊?這恐怕要等來往的兩國國民都打完疫苗,大家才能安心出遊,這個時間點,絕對是落在明年之後。

新冠疫苗和傳統疫苗差在哪? 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