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萬事萬物
鼠車出動!大鼠開車好紓壓

文/施奇廷 圖/古室友 (2021/2/10)

 最近日本動畫《天竺鼠車車》暴紅,你知道嗎?科學家真的能訓練老鼠學會開車呵!

 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是老鼠,算是天竺鼠的遠親,雖然都屬於「齧齒目」,不過老鼠是「鼠科」,天竺鼠則是「豚鼠科」,但兩者都是科學上常用的實驗動物,對現代生物和醫學的進步有非常大的貢獻。

鐵窗當方向盤
打造老鼠車車

 在長年的研究中,我們知道老鼠能辨識物體形狀、按壓開關,還會走迷宮。美國維吉尼亞州里奇蒙大學心理系教授凱利.藍伯特(Kelly Lambert),決定讓老鼠挑戰更困難的工作:開車。

 首先要打造一輛「老鼠車車」:研究團隊把一個透明的塑膠罐裝上輪子,裡面鋪上一片鋁片當作「地板」;然後在左、中、右各開了窗口,並在窗口鑲上銅棒作為操縱桿。

 操縱桿的一端接有電池,鋁片則有電線與車子的馬達相連,由於空車時,操縱桿跟鋁片之間沒有接觸,因此無法形成迴路讓電流通過。

 當老鼠爬上車,站在鋁片地板上後,只要抓住三個窗口操縱桿中的任何一根,由於動物的身體是可以導電的,馬達的電路就接通了。車子會根據老鼠抓的左、中、右那個窗口的銅棒,朝那個方向走。

出身豐富環境
學習成效高

 實驗中,老鼠要完成的任務有幾個:最簡單的是車子面對目標,直直的把車子從起點開到目標即可;難一點的,是車子的側面朝向目標,所以得轉彎九十度才能朝向終點;最難的,則是一開始車子就背對目標,得轉一百八十度。完成任務的老鼠,就可以獲得玉米脆片做為獎勵。

 研究團隊不只訓練老鼠開車,還想進一步探討「環境對學習能力的影響」。他們將一組老鼠養在有泥土、草叢、食物、玩具的豐富環境中;另一組則養在較為單調的標準實驗室籠子裡。

 結果發現,在豐富環境中生活的老鼠,學開車學得比較快。光是「上車」這個動作,就比住在標準籠子的快了好幾倍。

 不僅如此,老鼠「學開車」也可以獲得「成就感」!科學家測量老鼠糞便中的兩種荷爾蒙,分別是在壓力上升時會多分泌的「皮質酮」,以及壓力下降時濃度會提升的「脫氫表雄酮」。

 研究者發現,老鼠開車後,皮質醇對脫氫表雄酮的比值降低,換句話說,老鼠學會開車後紓壓程度提升了!

 有趣的是,研究者也讓老鼠開「遙控車」,也就是在車外用同樣的方式遙控老鼠車車,結果發現開遙控車的成就感遜色一些,脫氫表雄酮分泌的量比較少呵!

親身體驗佳
又快又紓壓

 從研究成果看來:老鼠不僅聰明到能學會開車,而且在豐富的環境中生活,學習能力也會變好;克服困難學會新技能,可以得到成就感,並且消解心理壓力;而親身體驗的學習效果,要比虛擬世界更好!

 當然,以上老鼠的實驗結果是否對人類也成立,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明。不過,看起來相當符合我們的常識與經驗。也希望大家都能在豐富的環境中,自我挑戰新事物,得到滿滿的收穫與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