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不可思議
原民通風報信 蘭嶼大象鼻蟲現蹤

抱著蘭嶼省藤葉的蘭嶼大象鼻蟲雌性成蟲。
臺灣本島東南方有個名為「蘭嶼」的美麗小島,小島上孕育許多特別的昆蟲。奇妙的是,島上的昆蟲類群大多與菲律賓的相似,像今天要介紹的蘭嶼大象鼻蟲(Poteriophorus uhlemanni)就是其中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牠們不但分布於蘭嶼,也分布於菲律賓,但在僅距離蘭嶼數十公里的臺灣本島上卻見不到牠們的蹤跡。
由於蘭嶼大象鼻蟲是象鼻蟲中非常漂亮且體型碩大的種類,許多前往蘭嶼的自然愛好者都會想要一睹牠的風采,就連我也不例外。
某年我來到蘭嶼協助朋友拍攝臺灣昆蟲的紀錄片,導演希望我能幫他找到蘭嶼大象鼻蟲,好讓拍攝小組將牠們的美麗身影收錄進影片中,如果能拍攝到牠們在棲地活動時的樣貌,那就更好了。
借助原民生態知識
蘭嶼省藤葉鞘現蹤影
當時關於蘭嶼大象鼻蟲的寄主植物等生態資訊非常稀少,我只能儘可能用雙眼在林子中仔細檢視一棵又一棵的植株,除了想幫導演找到牠,也想藉這機會好好的觀察、了解牠們。
幾天後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位達悟族的朋友,閒聊過程中他告訴我,雖然不確定蘭嶼大象鼻蟲是取食於哪種植物,但他之前在「蘭嶼省藤」上見過幾次。
有了這珍貴的生態情報後,我就開始留意身邊所有的蘭嶼省藤。不久之後,還真的順利在蘭嶼省藤上找到一隻蘭嶼大象鼻蟲的雌性成蟲。拍攝小組開心的著手記錄牠抱住葉子隨風晃動的模樣,我才鬆了一口氣,導演派給我的其中一項任務終於能交差了。
正在蘭嶼省藤葉鞘處產卵的蘭嶼大象鼻蟲。
成對的蘭嶼大象鼻蟲(上雄下雌)
象鼻蟲鑽洞育兒
分散產卵在葉鞘中
在那之後,我就駕輕就熟的在蘭嶼省藤上找到了其他個體,在拍攝過程中,導演更興奮的告訴我,有一隻蘭嶼大象鼻蟲,正在用牠象鼻般的口器,將蘭嶼省藤葉鞘表面鑽一個孔洞。
正當我誤認牠是在取食蘭嶼省藤的汁液時,那隻象鼻蟲突然轉過身,準備產卵至剛鑽好的孔洞中。這過程讓我們看得目不轉睛,也確認了蘭嶼省藤正是蘭嶼大象鼻蟲的寄主植物。
蘭嶼大象鼻蟲媽媽產下了一顆卵後,會攀爬至其他葉鞘上繼續鑽孔產卵,把牠的下一代分散於不同的小區塊,以免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面臨不必要的資源競爭。
就像一幕幕戲在眼前上演,野外探索的過程總是充滿驚奇,感謝那次的因緣際會,讓我對蘭嶼大象鼻蟲有了更進一步了解。
後來在二○一九年,由臺灣師範大學與美國農業部合作發表一篇介紹蘭嶼大象鼻蟲生活史的論文,也正是由於達悟族人利用蘭嶼省藤作為食材,因而得知蘭嶼省藤中住著蘭嶼大象鼻蟲的幼蟲。
我相信在類似的傳統知識中,一定還藏有許多值得探索的驚喜,也期待下次拜訪蘭嶼時,我能藉由這些認知再發現更多蘭嶼大象鼻蟲的生態習性。